明代江西诗词·元末明初江西诗词·“江右诗派”的开山祖刘崧
刘崧(1321~1381),或作刘嵩,旧名楚,字子高,号槎翁,泰和人。自幼博学,天性廉慎。家贫力学,寒无炉火,手皲裂而抄录不辍。十九岁(至元五年,1339年)游南昌时,与李叔正、万石、杨伯谦、查和卿、周复等人皆以诗著称,号称“江西十才子”。元末举于乡[1],洪武三年(1370)举经明行修科,改名崧,被召见于奉天殿,授兵部职方司郎中。为胡惟庸所恶,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胡惟庸伏诛,征拜礼部侍郎,未几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十四年三月,与前刑部尚书李敬并征,拜敬国子祭酒,而崧为司业,赐鞍马。未旬日,卒于官,年六十一。福王时追赠礼部左侍郎,谥恭介。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三七、明徐纮撰《明名臣琬琰录》卷十二尹直撰《司业刘公言行录》等。
刘崧平生好学、好著述,故著述颇丰,有《北平八府志》《岭南录》《东游录》《职方集》《槎翁诗集》《槎翁集》,四库录其《槎翁诗集》八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册录其《槎翁文集》十八卷(明嘉靖元年徐冠刻本)。《皇明西江诗选》录其诗68首,《列朝诗集》录74首,《明诗综》录50首,《江西诗征》录118首,就连选诗标准甚严的《明诗纪事》也录其诗23首。从这些明诗总集选录其诗的数量来看,刘崧在明初诗人中很突出,堪称明初诗歌大家。据粗略统计,《槎翁诗集》八卷,总共有诗歌2400多首,并且体裁多样,有七言古诗(266首)、五言古诗(260首)、七言绝句(733首)、五言绝句(230首)、七言律诗(471首)、五言律诗(446首),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古乐府、四言古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六言绝句及数篇联句杂体。
刘崧诗歌以明朝建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其19岁登上诗坛至入明前,计近30年;后期自入明至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去世,计13年。
前期诗歌,既有摹写贵妇的闲情逸致,表达诗人生活态度与人生情趣的作品,又有反映元末乱世民生的苦难、生活的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创伤之类题材的诗篇,前者或凄艳,或清丽古雅,后者则沉郁悲怆。风格凄艳之作如《姑苏曲》:
姑苏城头乌夜啼,姑苏台上风凄凄。芙蓉露冷秋香死,美人夜泣双蛾低。铜龙咽寒更漏促,手拨繁弦转红玉。鸳鸯飞去屧廊空,犹唱吴宫旧时曲。吴山青青吴殿荒,麋鹿来游春草长。阖闾门户东风起,年年花落愁西子。
这是较为典型的学晚唐温庭筠风格的诗篇,诗中的意象不外乎芙蓉、秋香、双蛾、铜龙、更漏、繁弦、红玉、鸳鸯等艳丽的景致,寄寓诗人的幽情,难怪宋佩韦说它“凄艳颇似温飞卿”[2],沈德潜、周准也说“子高诗辞采鲜媚,骨格未高,应是学温飞卿一派”[3]。类似风格的诗篇还有不少,如《照镜曲》;清丽古雅者如《秋夜词》。
此外,还有面对元末乱世而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作,风格沉郁悲怆,如《送颜用行归吉水并柬康隐君》,写战乱所致满目疮痍的情景,惨不忍睹。又如《二月十八夜辞屋叹》,写百姓为避战乱而被迫辞家的情景,颠沛流离之状如在目前。类似诗篇,俯拾皆是。再如《东家叹》《十一日寇拔古城围始出东门渡江遇争桥者几陷于水既渡赋出自东门一首以自释乙巳正月》《兵后过故里》《南乡怨歌》《采野菜》《养牛叹》《夜出罗村》《南山谣》等,都是写民生多艰的诗篇,具有诗史意义。
后期诗歌,在朝时的诗歌题材以奉和、酬赠为主,风格雍容典雅,平正肤廓,对此后“台阁体”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槎翁诗集提要》称刘崧“大抵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4]。后忤胡惟庸而黜归,写了一些或放情山水或感时忧世的诗歌,情景交融,意境浑然。
前者如《奉和右丞廉惠山凯牙喜雨诗》,全诗语言典雅古奥,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淡乎寡味。诗题作“喜雨”,细读之后也难以感受到其“喜”之有。类似的篇章尚有《奉和王诚夫短歌一首》《奉和孙真州伯刚南轩种竹十二韵》等,这类诗在刘崧诗集中所占比例很少,且有的奉和之作可称佳构,如《匡山寨中奉和梅南刘府推韵呈公望杨主簿》:
万里旌旗在眼中,千崖寒色待春风。愁来自少登临乐,乱定谁论战伐功。桂岭天长云似马,槎滩波净月如弓。白头幕府忧时切,此日题诗感慨同。
写得情真意切。而题作“应制”的诗篇,在其诗集居然没有找到,只有《进甘露诗十六韵》之类作品,才见其歌颂、谀美之辞。只是酬赠之作较多,有的堆砌词藻,无实质内容可言,如《同萧谌旷逵诸君子夜集蟠溪王新书舍得竹字》《过南圳访友同王子与罗子理分韵得满字》等。但有的也是真情流露,如《奉题王氏勤有书堂十四韵》《晚游兴福寺奉和从兄本泉韵》等,不一而足。
后者如《水口田家》,写水口田家的怡然自得的生活,亲切自然。又如《入城》《漫兴》《客情》《步月》《正月十九日》《玉华山》等,都是“得江山之助”的篇章,摹景状物,清新自然,抒情写意,生动传神。
刘崧“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诗风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5]。汪端《明三十家诗选》评论刘崧诗歌时说:“彦静疏爽,如新箨摇风,幽花挹露;又如空山听雨,曲涧鸣泉。盖取材中唐、南宋,而不流于佻浅,洵一时雅宗也。”都是就其雅正诗风而言的。宋佩韦《明文学史》称“他的《姑苏曲》,凄艳颇似温飞卿”[6],是就其早期诗的特色而言的。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批评其缺点为“体弱,局于方程,不能展拓”,则是就其不足而言的。立论角度虽然不同,但都言之成理[7]。《静志居诗话》称:“子高句锼字琢,颇具苦心,惜其体弱,局于方程,不能展拓。于唐近大历十子,于宋类永嘉四灵,于元最肖萨天锡。”指出了刘崧诗歌的渊源所自,颇具识见。
注释
[1]按:尹直《侍郎刘公崧传》作“至正丙申应乡试,报捷者至”,至正丙申即十六年,亦即1356年。[2]宋佩韦:《明文学史》,第39页。[3]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第33页。[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4374页。[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4374页。[6]宋佩韦:《明文学史》,第39页。[7]朱彝尊撰:《静志居诗话》卷二“刘崧”条,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008~266,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
上一篇:宋元江西诗词
下一篇:宋元江西诗词·赣中诗词·临江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