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过去,人们一直以为“云溪”在长安附近,因此,对“桂花”一词的理解也产生了分歧。因为桂树本生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北方无桂,白居易曾感叹“予惜其(指桂)不生于北方土地”(见白居易《浔阳三题序》)。秋桂尚无,更不要说南方也不多见的春桂了。因此,有的人就把“桂花”解释成“月光”,但解作“月光”就和后面“月出”重复,况且已经月华满地,山鸟也就不会因为“月出”而惊啼了。有的人又认为这句是用月中桂花落在灵隐寺的典故,“人闲”应改成“人间”,但一、二句本属工对,“人闲”对“夜静”,换成“人间”,就不成其对了。第四种说法认为,这里的桂花犹如王维笔下的“雪中芭蕉”,本不必实指,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但这首诗从整体看,描写的是细致观察后的景物,并非凭空臆造。其实“云溪”不在长安,而在会稽,云溪就是若耶溪。唐代徐浩游若耶溪时,“因叹曰:‘曾子不居胜母之闾,吾岂游若耶之溪。’遂改名五云溪。”(《嘉泰会稽志》卷十)“五云溪”又简称“云溪”,如唐代范摅,自号“五云溪人”,著有《云溪友议》。《宝庆续会稽志》卷四特别记载了若耶溪附近生长着不少四季桂,春天也开花。所以说,这首诗中的桂花是实指春桂,但不是在长安附近,而在南方会稽。
解决了“桂花”一词,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不仅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浮动着,创造出一种充满生气的静谧的境界。诗人处在这种安闲的境地中:细细的桂花在夜晚的微风中飘落,这声响、芬芳是如此细微,所谓“闲花落地听无声”,而这无声的飘落也被诗人的感觉捕捉到了,诗人自己也不禁为这春山的空寂和宁静中感受的细微而惊叹,因而咏叹出第二句“夜静春山空”。正因为感受到了桂花的飘落,所以诗人才发现夜如此安静,春山如此清空,这个“空”字在王维诗中有特殊含义,他借用了佛教词汇,表达的是一种对空灵清净,没有人世喧嚣的世外桃源式的世界的追求。月亮出来了,大自然显得更加朦胧,也更加宜人,春桂的细细香气一缕缕飘出,山涧中的鸟儿也传来了一声声鸣叫,远处的鸟儿又不时地回报几声。春夜的山中原来是这样生动,这样情趣盎然。
然而,这声声鸟鸣,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诗人细腻的感受,细致的观察和精细的笔触,为我们创造了一幅极其出色的春山夜月图。
王维的山水诗喜欢追求静谧而生动的境界,擅长于以动衬静。如在这首《鸟鸣涧》中,诗人就通过不时的几声鸟鸣衬托出了春山无边的寂静。另外,诗人把画面、音响、动作乃至桂花的香气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富有生机的和谐的整体,使人感觉到这首诗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诗中有声,有色,有味。
上一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讲解
下一篇:庄子《庖丁解牛》原文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