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选自《陶渊明集》。《饮酒》是作者归田后写的一组诗,共二十首,非一时之作。本篇是第五首,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找到了人生真谛的喜悦之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说诗人虽然生活在尘世之中,却没有世俗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士大夫车马的搅扰。一个“在”,一个“无”,造成鲜明的对比,表明诗人已与官场彻底断绝了联系。作为封建知识分子来说,避世并不十分困难,历代都有隐士就是明证。难的是避喧,身居野处未必就能做到避喧。但这“在人境”和“无车马喧”之间一般难以避免的矛盾,在诗人的身上却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一层拗折之意和赞叹之情,全用一个“而”字轻轻转出,似未曾着力而实甚得力。
为什么能这样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自问自答,揭出了症结之所在。这样的句式峭拔有力,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用。尔,是如此的意思。心远,是说居心高远而不溺于俗。遥应首句,是对结庐人的精神素质的挖掘,是诗人彻底摆脱世俗社会的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庐在人境,地本不偏,只因“心远”,便能超凡脱俗,安居于尘世之外了。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心远”二字可以说道出了诗人真正的高境。因此,“心远”二字也就成了笼罩全篇的诗眼。
正因为从心底里抛弃了那个束缚身心自由的上层社会,诗人才有了这样一种化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灵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自由、自在、自得的生活境界。菊花不仅可以入酒,而且也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故而《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语。诗人自己也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洁。”(《和郭主簿》)闲暇无事,便到东篱下采菊,偶一抬头,秀逸的南山景物即闯入眼帘,真是悠闲之极。诗人把镜头由近景推向远景。采菊、见山,本是两个极为平常的动作,但却把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融为一体。对这一点,苏轼的意见最为精辟:“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题渊明饮酒诗后》)。奥妙究竟在哪里?“见”字之得在于无心,无心方能使“意”、“境”妙合自然,传出悠闲自得之神情;而“望”字则是有意为之,有意则不免有用力之感,从而破坏了诗人悠闲适意之心境。
诗人看到的南山景色“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晚霞映照中的一片绚丽斑斓的暮色,倦飞之鸟结伴归巢。但诗句的含义不仅至此,在有限的画面中,诗人赋予它更深厚的意蕴:太阳朝出暮入,山色由明转暗,飞鸟晨兴而出,夕倦而返,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一任自然,各依其本性而行。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朴。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自然的景物是多么的和谐一致。这种主、客双方的交感,给了诗人深刻的启示。可是诗人却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是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万物应一任自然,适性自足就是“真”。所以“真意”,即自然之意趣。在诗人看来,自己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景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而其中的真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言是手段,“意”才是事物的本质,因而“得意而忘言”(《庄子·马蹄》)。这可以说是悠闲自得之极致,绝不是那些矫情做作,自视清高,“身居江海,心存魏阙”之人所可以企及的。末尾二句,既点破了全诗的主旨,又留下让读者去体味的余地,真可说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这首诗充满哲理意味,但绝无说教之嫌。而是意与境合,理由情显,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主要是诗人善于创造浓郁的意境。诗人所取之形象,并无奇异之处,无非采菊、见山、日夕、归鸟一类日常的生活情态与习见的景物。然而一经诗人截取入诗,则皆散发出浓郁的诗意。见之则形象鲜明,味之则意蕴深厚,意与境浑然一体。为什么作品能达到这样出神入化的高境呢?这是由于诗中的物象已非普通的物象,而是含蕴着作者深沉的身世之感,含有深邃的意蕴,即悠闲自得之趣与万物自然之理。这是诗人将主观意兴渗透于客观物象的结果,故而产生了言犹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事怀古》原文及讲解
下一篇:《左传·殽之战》原文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