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祖逖①》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资治通鉴》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11),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12)乘隙,毒(13)流中土。今遗民(14)既遭残贼(15),人思自奋,大王诚(16)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17),郡国(18)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19)、豫州刺史(20),给千人廪(21),布三千匹,不给铠仗(22),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23)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24)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25)者,有如大江(26)!”遂屯淮阴(27),起冶铸兵(28),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注释】选自《资治通鉴》卷八八。祖逖(tì)(266年—321年),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曾率部渡江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后得不到朝廷支持,忧愤病死。
〔刘琨〕(271年—318年)晋代将领,著名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曾长期坚守并州,招抚流亡,与刘渊、石勒相对抗。与鲜卑贵族段匹共抗石勒,后匹叛变,将他杀害。
〔司州主簿〕司州,原指首都一带地区,当时的司州在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
〔蹴(cù)〕踢。
〔恶声〕雄鸡报晓属于常规,而半夜啼鸣被认为不吉利,属于一种怪异邪恶的声音,因而称为“恶声”。
〔渡江〕西晋八王之乱以后,接着五胡乱华,晋王室和大批官员、知识分子、百姓逃往江南,后来建立了东晋王朝。
〔左丞相睿(ruì)〕左丞相,两晋特为权臣专设的名号,并非处理实际政务的宰相。睿,司马睿,后来建立了东晋政权。
〔军谘祭酒〕一种在战乱时期临时委任的高级军事顾问官。
〔京口〕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骁(xiāo)健〕骁勇雄健的军人。骁,勇武。
(11)〔晋室之乱〕指西晋末年八王之乱。
(12)〔戎狄〕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以后泛指西北少数民族。这里指的是匈奴、羌、羯、鲜卑、氐等。
(13)〔毒〕这里把到中原争夺政权的少数民族看作一种毒害。
(14)〔遗民〕南朝把在北朝统治下的百姓叫遗民。
(15)〔残贼〕残害。《孟子·梁惠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16)〔诚〕果真。
(17)〔中原〕当时指黄河下游地区。
(18)〔郡国〕郡,晋时地方行政区划最高一级。国,晋朝分封的藩国。一个王常分封在一个郡,这个郡便成为他的一个国,所以郡、国属于同等的行政区划。
(19)〔奋威将军〕西汉至南北朝时的一种将军名称。
(20)〔豫州刺史〕豫州,在今河南东部。刺史,当时是一州的军政长官。这时的豫州并不在东晋的管辖之下,派祖逖当豫州刺史,是要他征讨收复豫州才能成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限制他的职权,不给他任何州的军政职权。
(21)〔廪(lǐn)〕公家发给的粮食,这里指军饷。
(22)〔铠仗〕铠甲和兵器。
(23)〔部曲〕当时势家大族的私人军队。由本族贫人、佃户及附属农民组成。
(24)〔击楫(jí)〕敲船桨。
(25)〔不能清中原而复济〕不能把中原敌人肃清就过江回来。意思指不把中原敌人肃清决不过江回来。济,渡。
(26)〔有如大江〕大江给我作证。古人指着什么发誓,常说“有如”什么。
(27)〔淮阴〕今江苏淮阴。晋属广陵郡。
(28)〔起冶铸兵〕兴建冶炼工场,铸造兵器。冶,炼铁制兵器等的工场。兵,兵器。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当时,他和刘琨都是司州主簿,住在一起。半夜里听见鸡叫,他就把刘琨踹醒了,说:“这声音不坏啊!”于是起来锻炼身体。等到过长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派他做军谘祭酒。祖逖在京口驻扎,聚集了一批勇敢健壮的军人,向司马睿说:“晋朝廷这场战乱,不是上边朝廷无道使下面的背叛造成的,是因为皇族之间争权,自己互相吞食,就使戎狄钻了空子,入侵中原。眼下留在北方的老百姓,正遭到残害,人人都想起来反抗,大王要是能任命将领统率部队出兵,让像我这样的人带领部队去收复中原,各地爱国志士,一定有听到消息就响应的人。”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打算,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发给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但不发给他盔甲和兵器,叫他自己去招兵。祖逖带领部下一百多户人过长江。船到江心,他敲着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把中原的敌人肃清,就决不再过江回来,请大江之神给我作证!”于是就屯兵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招募到两千多人以后,继续向前进发。
上一篇:《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下一篇:《宋·李清照·醉花阴》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