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渔父》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11)其糟(12)而啜(13)其醨(14)?何故深思高举(15),自令放为(16)?”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17)者必弹冠,新浴(18)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19),受物之汶汶(20)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21)而笑,鼓枻(22)而去,乃歌曰:“沧浪(23)之水清兮,可以濯(24)吾缨(25);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江潭:湘江一带。
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
枯槁:枯瘦。
渔父(fǔ):渔翁。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三闾大夫:楚国官职,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是以:因此。
见放:被放逐。见,被。
凝滞:拘泥,执著。
淈(gǔ):搅浑。
(11)(bū):吃。
(12)糟:酒糟。
(13)啜(chuò):饮。
(14)醨(lí):薄酒。
(15)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16)自令放为:使自己被放逐呢?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17)沐:洗头。
(18)浴:洗身。
(19)察察:洁净。
(20)汶(mén)汶:玷辱。
(21)莞尔:微笑的样子。
(22)鼓枻(yì):敲打船板。
(23)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今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
(24)濯:洗。
(25)缨:系帽的带子。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边上徘徊,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身形面容枯瘦。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著,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自命清高、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上一篇:《《孟子》·魚我所欲也》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下一篇:《宋·李清照·渔家傲》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