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彭端淑·为学①》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如何?”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11)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12)告富者。富者有惭色(13)。
西蜀之去(14)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15)不如蜀鄙之僧哉(16)!
【注释】节选自《白鹤堂诗文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陵人。晚年主讲于四川锦江书院。
〔则〕就,那么。
〔鄙〕边境,偏僻地区。
〔僧〕和尚。
〔语(yù)〕动词,告诉。
〔于〕这里相当于“对……”。
〔之南海〕之,往,到。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今浙江舟山群岛)。
〔何恃(shì)〕倚仗,凭着什么。
〔钵(bō)〕和尚盛食物用的一种器具。
〔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指到南海。
(11)〔越〕及,到了。
(12)〔以〕把,拿。
(13)〔惭色〕惭愧的神色。
(14)〔去〕距离。
(15)〔顾〕反而,难道。
(16)〔哉〕这里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如果做了,那么难的事情也容易了;不去做,就是容易的也难了。人们从事学习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习,那么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就是容易的也难了。
蜀地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穷,一个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到南海,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说:“我有一个瓶子和一个钵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就想花钱坐船东下南海,还没有能办到。你凭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去南海的事告诉给富和尚。富和尚表现出惭愧的神色。
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程,富和尚不能到那里,穷和尚却到了。人们立志,难道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上一篇:《唐·杜甫·望岳》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下一篇:《唐·杜牧·题乌江亭》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