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适·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释】
营州:北魏时所置,唐时治柳城(今辽宁锦州市西北。)厌原野:满足于原野。意谓经常在原野里活动。蒙茸(rong):纷乱貌。
【鉴赏导示】
唐代东北边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主,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鉴赏】
高适这首七绝,放声歌赞了边地少数民族豪爽尚武的风俗习惯,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写营州地区的青年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驰驱城镇之外的空旷原野,围猎飞禽走兽,使人想见其场面的激烈壮阔和狩猎者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诗人用一“厌”字(此处指习惯),对这种活动作了概括,因为这种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既是生产,又是娱乐。第三句,写他们豪饮而不醉,又使人可以想见其粗犷豪放性格。结尾一句,写营州青年从孩童时代就养成了强悍好武的性格和兴趣,练就了骑马射箭的武功。这一句,照应了首句的“厌原野”三字,并丰富了它的内涵,也是对二、三句写狩猎和豪饮探源溯本的深入剖析。
用白描手法,夸张铺陈,直抒胸臆,气势奔放,意境雄浑,是高适边塞诗的基本特征。这首小诗,也是如此。诗中的语言质朴劲健,不假雕饰,但是,形象鲜明,关键在于诗人善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塑造人物和再现生活场景,善于对富有特征性的东西作夸张性的渲染,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注在具体的描述之中。
【鉴赏要点】
[1]名句:“虏酒千杯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2]形象鲜明。[3]语言朴质劲健,风格豪放。[4]采用白描、夸张、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上一篇:《【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石壁》高考古诗鉴赏
下一篇:《【唐】许 浑·谢亭送别》高考古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