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课文导读
墨子 (约前468—前376), 名翟, 鲁国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继承孔子的 “爱众而亲仁” 的思想, 并作了相应的发展, 主张 “兼相爱、 交相利”, “为万民兴利除害”, 是墨家学说的中心思想。 这种主张代表的是农夫和工肆的利益, 反映小私有者即庶民的要求, 是同代表贵族阶层利益的儒家思想相对立的,因此被儒家学派视为 “异端” 而加以攻击。
墨子一生也教育了众多弟子。 墨家学派跟儒家学派一样, 都是战国时期有影响的学派。
《墨子》 是墨子学派的思想文献, 是由墨子的弟子和后人编纂成书的, 现存35篇,其中主要是墨子讲学时的笔录。 有的篇章是具有文学性的散文, 糅合有叙事、 说理、抒情的成分。 语言朴素, 逻辑性强, 并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本文选自 《墨子》。
这是一篇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 “非攻” 主张的动人故事。 主要写墨子用具体生动的比喻指责楚王攻伐宋国的不义之举, 达到制止楚国侵宋的目的, 充分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
墨子不仅反对战争, 同时也主张准备实力、 加强防御, 这是值得肯定的。 清人俞越在 《墨子闲诂·俞序》 中说: “墨子……惟非攻, 是以讲求准御之法。” 这是评价墨子的中肯之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曰: ‘诺。’”) 写墨子由鲁至楚,以理说公输盘。
公输盘, 鲁国人, 姓公输名盘, 善于制造奇巧的器械, 他为楚王制成了攻打宋国时用来登城的云梯。 墨子针对这一情况, 首先向公输盘展开攻势, 尖锐指出: 为梯助楚国侵宋之举, 不可谓智,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强, 不可谓知类, 这如发连珠炮似的责难, 使得公输盘无法招架, 无以言对。
第二部分 (“子墨子见王……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写墨子设喻说楚王。
墨子见了楚王, 就用有人 “舍其文轩” 而欲窃邻 “敝舆”、 “舍其锦绣” 而欲窃邻“短褐”、 “舍其粱肉 ” 而欲窃邻 “糠糟” 的比喻, 暗示楚王攻宋之举 , 并逼问楚王“这是怎样的人”。 然后从土地、 资源等方面, 将楚国与宋国对比, 并与前段三个设喻进行类比, 说明楚国地大物博, 全无攻宋的必要, 以期让楚王明白攻打宋国之举的愚蠢。 顽固的楚王, 口头上不得不愧疚称是, 但 “虽然” 一转, 道出了楚王恃强凌弱的野心并未因此而死。
第三部分 (“于是见公输盘……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写墨子与公输盘斗智斗勇, 终于止楚攻宋。
当着楚王的面, 墨子与公输盘进行实力的较量, 墨子解带为城, 拿木片做器械,公输盘一连九次攻城都失败了, 而墨子的守御方法还未用完。 公输盘黔驴技穷, 妄图杀害墨子。 墨子当场揭露了公输盘的阴谋, 终于迫使强敌敛手, 表现了墨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大智大勇。
课文注译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2)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3)闻之,起(4)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5),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6)?”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7)者,愿借子杀之(8)。”
公输盘不说(yuè)。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9)。”
公输盘曰:“吾义(10)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1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12)?荆国(13)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14),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15)。知而不争(16),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7)。”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18)胡不已乎(19)?”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20)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21)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22),邻有敝舆(23)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24)而欲窃之;舍其粱肉(25),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26)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27)。荆有云梦,犀兕(28)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29),宋所谓无雉兔鲋鱼(30)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31),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32)之攻宋也,为(33)与此(34)同类。”
王曰:“善哉(35)。虽然(36),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37)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38),子墨子九距(39)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40)有余。
公输盘诎(41),而(42)曰:“吾知所以(43)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44)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45)矣。虽杀臣,不能绝也(46)。”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 〔公输盘〕 鲁国人, 能造奇巧的器械。 公输是姓, 盘是名 (也写作 “班” “般”) (2) 〔云梯〕 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 云, 形容梯子很高。 (3) 〔子墨子〕 指墨翟。 前一个 “子” 是夫子, 即先生、 老师。 (4) 〔起〕出发,动身。 (5) 〔郢〕 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 (6) 〔何命焉为〕 (有) 什么见教呢? “焉” 与 “为” 合用, 表示疑问语气。 (7) 〔臣〕 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也可谦称为 “臣”。 (8) 〔愿借子杀之〕 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子, 您。 (9) 〔请献十金〕 允许我奉送 (给你) 十金。 请, 敬辞 “允许”。 金, 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 (yì), 一镒称一金。 (10) 〔义〕 坚持合宜的道德、 情理。 (11) 〔说之〕 解释这件事。(12) 〔何罪之有〕 有什么罪呢? (13) 〔荆国〕 楚国的别称。 (14)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葬送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 (15) 〔仁〕 对人亲善、 友爱。 (16) 〔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 (向楚王) 据理力争。 (17) 〔知类〕 明白事理。 (18) 〔然〕 既然这样。 (19) 〔胡不已乎〕 胡, 为什么。 已, 停止。 (20) 〔王〕 指楚惠王。(21) 〔见 (xiàn)〕 引见。 (22) 〔文轩〕 文, 彩饰。 轩, 有篷的车。 (23) 〔敝舆 (yú)〕 破车。 (24) 〔褐〕 粗布衣服。 (25) 〔粱肉〕 好饭好菜。 (26) 〔何若〕 怎样的。 (27) 〔犹……之与……也〕 好像……同……相比。(28) 〔犀兕 (xī sì)〕 犀, 雄性的犀牛 。 兕, 雌性的犀牛 。 (29) 〔江汉之鱼鳖鼋鼍 (yuán tuó) 为天下富 〕长江、 汉水里的鱼、 鳖、 鼋、 鼍多得天下无比。 鼍, 鳄鱼。 (30) 〔鲋鱼〕 像鲫鱼的一种小鱼。 (31) 〔长木〕 大树。 (32) 〔王吏〕 楚王所派攻宋的官吏。 (33) 〔为〕 认为是……。 (34) 〔此〕 这, 指上面说的舍文轩、 窃敝舆等。 (35) 〔善哉〕 好呀。 (36) 〔虽然〕 虽是这样。 (37) 〔牒〕 木片。 (38) 〔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九, 表示次数多, 古代 “三” “九” 常有这种用法。 (39) 〔距〕 通 “拒”, 与 “所以距” 中的 “距” 一样。 (40) 〔圉〕 通 “御”, 抵挡。 (41) 〔诎〕 通 “屈”, 折服。 (42) 〔而〕 可是。 (43) 〔所以〕 用什么 (方法)。 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所以” 不同。 (44)。 〔禽滑 (gǔ) 厘〕 人名, 魏国人。 (45) 〔寇〕入侵, 名词作动词。(46) 〔虽杀臣, 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 也不能杀尽 (宋国的守御者)。 绝, 杀尽, 形容词作动词。
文章链接
孙叔敖纳言
刘向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2),衣粗衣(3),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4)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5),使臣受(6)吏民之诟(7),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8)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9)人者民去(10)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11)之,禄已厚而不知足(12)者患处之(13)。”孙叔敖再(14)拜曰:“敬受命(15),愿闻馀教(16)。”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17),官益大而心益小(18),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19)守此三者,足(20)以治楚矣!”注释:
(1) 〔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 春秋时楚国人, 曾三度为楚相 , 有贤名 。 令尹 , 楚国官名 , 相当于宰相。 (2) 〔老父〕 指老人。 (3) 〔衣粗衣〕 穿着麻制的丧衣 (第一个 “衣” 与下文的第一个“冠 ” 都是名词作动词 , 分别是 “穿 ” 和 “戴 ”)。 (4) 〔见 〕 接见 。 (5) 〔不肖 〕 不贤 , 没有才能 。(6) 〔 受 〕 承受 。 (7) 〔 吏民之诟 (gòu) 〕 官吏百姓的辱骂 。 谦虚的说法 , 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 。(8) 〔说〕 说法, 动词作名词。 (9) 〔骄〕 傲慢。 (10) 〔去〕 离开。 (11) 〔恶 (wù)〕 厌恶。 (12) 〔足〕满足。 (13) 〔患处之〕 祸患埋伏在那里。 (14) 〔再〕 第二次。(15) 〔命 〕 指教 , 名词 。 (16) 〔教 〕 教导 , 动词作名词 。 (17) 〔意益下 〕 越把自己看得低 。意, 心志、 心意。 益, 副词, 更加。 (18) 〔心益小〕 处事越要小心谨慎。 心, 心思。 (19) 〔谨〕 谨慎。 (20) 〔足〕 完全能够。
译文:
孙叔敖当上楚国令尹, 全国的官吏和老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位老人身穿粗布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最后来吊唁。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 出来接见老人, 并对这位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才能, 派我承受官吏百姓的辱骂, 大家都来祝贺我, 唯独你来吊唁我,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老人说: “有。 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 老百姓就会离开他; 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 国君就会厌恶他; 俸禄优厚以后却不知道满足的人, 祸害就会埋伏在那里。” 孙叔敖拜了又拜说: “恭敬地接受你的指教, 愿意聆听更多的教导。” 老人说: “地位越高而心志越要谦卑, 官职越大而心思越要谨慎小心, 俸禄越优厚要越加慎重, 不要大胆索取, 你谨慎地坚持这三条原则, 就完全能够治理好楚国了。”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子墨子九距之 ( )
2.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 )
3. 公输盘诎 ( )
4.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
5. 有一老父,衣粗衣 ( ) ( )
二、 根据具体语境, 正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多个义项。
1. 见: (1)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2) 子墨子见王
(3) 于是见公输盘
(4)见牛未见羊也
(5)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6) 敢陈愚见
(7)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8) 正衣冠而见之
2. 方: (1)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2) 荆之地,方五千里
(3)方内安宁
(4) 博学而无方
(5)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
3. 说: (1) 请说之
(2) 诣太守,说如此
(3) 公输盘不说
(4) 《马说》 《师说》
(5) 岂有说乎
三、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子何命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胡不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胡不见我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此为何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必为有窃疾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虽杀臣, 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释义。
1. 虽杀臣, 不能绝也
2. 义不杀少而杀众
3.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4. 禄已厚而不知足
五、 根据文义,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 然 臣 之 弟 子 禽 滑 厘 等 三 百 人
2. 杀 所 不 足 而 争 所 有 余
3. 楚 王 不 知 臣 之 不 肖
4. 身 已 贵 而 骄 人 者 民 去 之
六、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试分别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初中文言文阅读|注解
下一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初中文言文阅读|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