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导读
孟子 (约前372—前289),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 (现在山东邹城东南) 人, 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是孔子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思想, 被尊称为 “亚圣”, 后人又常将孔子、 孟子合称为 “孔孟”。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 各大国之间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统治者是 “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人民是 “仰不足事父母, 俯不足蓄妻子, 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孟子最早提出了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 “民贵君轻” 的主张, 他甚至认为杀死荒淫无道的昏君也不应受 “弑君” 的谴责, 这在当时可算是有悖于封建伦理的激烈大胆的理论。 孟子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反对残暴之君, 反对不义战争。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 他到处游说, 宣扬他的 “仁政” “王道”, 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 上, 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 从而使天下归顺, 达到成就功业、 “黎民不饥不寒” 的目的。 这些主张都反映了民本主义思想, 对于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在今天看来, 孟子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局限性, 但他的许多见解和主张,在客观上对人民有利, 是值得肯定的。 孟子曾周游列国, 不为诸侯所用, 退而与弟子发挥孔子的学说, 作 《孟子》 7篇,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 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 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由于其文章巧于辩论, 长于譬喻, 驰骋纵横, 气势充沛,波澜壮阔, 语言流畅, 富有文采和感染力, 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课文注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2)不如人和(3)。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而不胜。夫(7)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8)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9)非不深也,兵革(10)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11),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15),亲戚畔(16)之。多助之至,天下顺(17)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8)。
(1)〔天时〕气候时机。(2)〔利〕利益,功用。(3)〔和〕和顺,和谐。(4)〔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5)〔郭〕外城。(6)〔环〕围。(7)〔夫(fú)〕助词,表示要议论。(8)〔然而〕虽然这样,但是。(9)〔池〕护城河。(10)〔兵革〕泛指武器装备。(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15)〔至〕极点。(16)〔畔〕通“叛”。(17)〔顺〕归顺,服从。(1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文章链接
天时、 地利、 人和
陆世仪
天时、 地利、 人和, 不特用兵为然(2), 凡事皆有之(3), 即(4)农田一事关系尤重。水旱(5), 天时也; 肥瘠, 地利也; 修治垦辟, 人和也。 三者之中, 亦以人和为重, 地利次之, 天时又次之。 假如雨旸(6), 时若(7), 此固(8)人之所望也, 然天可不必, 一(9)有不时, 硗埆(10)卑下之地, 先受其害, 惟良田不然, 此天时不如地利也。 田虽上产,然(11)或(12)沟洫(13)不修, 种植不时, 则虽(14)良田, 无所用之(15), 故谚云 “买田买佃”, 此地利不如人和也。注释:
(1) 〔特〕 只。 (2) 〔然〕 这样, 指示代词。 (3) 〔之〕 代指上述三种因素。 (4) 〔即〕 就。( 5 ) 〔 水旱 〕 水灾 、 旱灾 。 ( 6 ) 〔 旸 ( yáng) 〕 天晴 。 ( 7 ) 〔 时若 〕 合乎时令 , 顺从人意 。(8) 〔固 〕 本来 。 (9) 〔一 〕 一旦 。 (10) 〔硗埆 (qiāo què)〕 指土质坚硬瘠薄 。 (11) 〔然 〕 但是 。(12) 〔或〕 有的人。 (13) 〔洫 (xù)〕 田间水道。 (14) 〔虽〕 即使。 (15) 〔之〕 语气助词, 不译。
译文:
天时、 地利、 人和, 不只是用兵要讲究这些, 凡事都有这三种因素, 就说农田耕种这件事同它的关系就特别重要。 水灾旱灾, 是天时条件; 土地肥沃瘠薄, 是地利条件; 修建、 治理、 垦挖、 开辟, 是人和的条件。 三个方面中, 以人和为最重要, 其次是地利, 又其次是天时。 如果下雨天晴合乎时令又顺从人意, 这当然是人们所希望的,但是老天可不一定如此, 一旦有不合时令 (的情况), 那么土质坚硬瘠薄的低劣田地,首先受到这种灾害, 只有那些良田不会这样, 这就叫天时不如地利。 田地即使有上等的出产, 但是有的人不疏理田间水沟, 种植不合时令, 那么即使是良田, 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有一句谚语说 “买进田地又买进佃户”, 这就叫地利不如人和。
上一篇:公输初中文言文阅读|注解
下一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初中文言文阅读|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