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1]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2]焉,借旁近[3]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4]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5],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6],其文理[7]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8]宾客[9]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10]也,日扳[11]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12]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13]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14]远矣。卒之为众人[15],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注释】
[1]隶:属于。
[2]异:对……感到奇怪。
[3]借旁近:从邻居那里借来。
[4]为:题写。
[5]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6]指物作诗立就:指着东西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
[7]文理:文采和道理。
[8]稍稍:渐渐。
[9]宾客:用宾客之礼相待。
[10]利其然:贪图这样(以此有利可图)。
[11]扳:通“攀”,牵,引。
[12]称:相当。
[13]泯然:消失。指仲永的才华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14]材人:有才华的人。
[15]众人:普通人。
【译文】
金溪百姓方仲永,他家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见过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和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对他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领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也难了吧!
【赏析】
童稚时,才思敏捷;少年时,才思衰退;成年时,泯然众人。仲永天资过人而后天不努力学习,尚且变成普通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有后天更加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因此,本文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一主题。
【思考与练习】
1.“伤仲永”这个题目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3.第二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为“众人”原因的是哪一句?
4.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
5.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上一篇:《介之推不言禄》初中诗文|注释|译文|赏析|思考与练习
下一篇:(唐)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初中诗文|注释|译文|赏析|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