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 知:智。“知”、“智”古字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徐梵澄说:“此谓智者多不言,言者未必智”(《老子臆解》)。 塞其兑,闭其门:这二句已在《五十二章》出现过。参见该章注释。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已在《四章》出现过。参见该章注释。 玄同:指玄妙齐同的“道”。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指超出于亲疏、利害、贵贱之外。
〔鉴赏〕 本章老子阐述无所偏倚、泯灭彼此的“玄同”观,其方法是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此推向社会人生,也就能无亲疏、利害、贵贱之别,能为天下所尊重。
在老子看来,体道者就该均复万物,泯灭彼此,无所偏执,玄同万物。而对于这点,常人是难以做到的。常人总是与人相接,或以言亲,或以貌疏;与物相接,或贵于此,或贱于彼……然而对于一个重要人物来说就不能如此,如于人于物亲疏贵贱分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民众就会以重要人物好之而好之、以重要人物恶之而恶之,这样社会就必有所偏倚;有所偏倚也必导致有人“抱阳”,有人“负阴”,时间一长也必导致“负阴者”忿怒不平心态之形成,于是社会也就有利害之争。为此,老子提出了“玄同”。
这“玄同”就是忘物我、混内外,照魏源说来,“玄同之人,无所为同也,安有所谓异?”如此“政不得而亲疏利害贵贱之也”(《老子本义》)。而“玄同”的具体方法则是:“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种方法,按李嘉谟说来是:“塞兑以谨其出,闭门以闲其入,挫锐以治其内,解纷以理其外,和光以抑其在己,同尘以随其在物。如此则无出无入,无内无外,无我无物,是谓玄同。既得其同,则谓之亲而远,谓之疏而近,谓之利而不喜,谓之害而不惧,谓之贵而不高,谓之贱而不一,故凡物不足以拟之也。”(引自魏源《老子本义》)魏源也认为,这是爱身存我、处世应物的好方法(《老子本义》)。
所以,老子提醒智者明白:很多事物此一时彼一时,始一理卒一理,久而浊以徐清,犯不着一定要是非、荣辱、利害、贵贱、欣厌计较分明,最好的办法是“智者不言”,即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齐物玄同。
上一篇:《五十八章·老子》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五十四章·老子》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