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鉴赏〕 虽然老子曾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七十章》),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老子思想的印象却始终不像《七十章》所描绘的那样平易近人;恰恰相反,人们对于老子及其思想的印象,主要是老子在《十五章》对于“古之善为道者”的描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一副谨慎迟疑、畏惧忧虑、恭敬端凝、融和疏脱、敦厚朴素、空豁旷远、浑然纯厚、不求盈满的模样,这也正是老子的一个自我写照。为什么“善为道”的老子未能借助“道”飞黄腾达,却反而显得像不知“道”一样拘谨、谦虚、朴素呢?这主要是与老子所体悟到的“道”之“古”义相关的。
根据最新出土的战国竹简本《老子》,《老子》文本中的“道”,在郭店墓竹简《老子》释文中作“”字。同样,郭店楚墓《性自命出》、《语丛三》、《忠信之道》中的“”字,整理者释文也作“道”。这说明“道”之古字为“”。因为这样,所以《金石大字典》“道”字引《古尚书》作“”。《古文四声韵》“道”字也引《古老子》、《古尚书》作“”。
因为“”为古“道”字,所以就“”之字形来说,大致表现为“”;在这里,如“”即“道”的话,这“道”的意思就是说:“人处十字路口。”而为什么说这“”(道)是表示“人处十字路口”呢?这是因为去掉中间“人”的“行”字原本在甲骨文和今文中都作“”。这照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说来:“(行)象十字路。‘行’的本义是道路,行走是引申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7页)。也因为这样,所以不少学者(如钱大昕、罗振玉、郭沫若等)将“道”释为“行”,是有其道理的。
去掉中间“人”的“行”字为“”,那么,中间加了“人”的“”(道)字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人处十字路口”:。因为“人处十字路口”(、道),所以《石鼓文》会说:“酋车载,如徒如章,原湿阴阳”,“隹舟以,或阴或阳”。这说明“人处十字路口”,能左(阳)能右(阴),能南能北,也即老子所说的“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三十四章》),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
因为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所以《淮南子·说林训》会说这样的话:“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这是说,人处岔道歧路(十字道口),前进方向不明(明通名),前途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会忧惑、愁苦乃至哭丧,就如《荀子·王霸》所说:“杨朱哭衢涂(途)”。在这里,无论是《淮南子》所说的“逵路”,还是《荀子》所说的“衢涂(途)”,都是指四通八达的道路。设想,人处四通八达之路口(“”)能不愁苦烦恼吗?因为他不知道是走南北向的路好呢,还是走东西向的路好。也因为这样,所以这“道”(),实际上意指不确定、模糊。也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着重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然而,就是这“道”理,老子认为“天下(人)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这是因为平常人只知道“一达通道”(许慎语)的“道”(确定性),而不了解“十字道”的“道”(不确定性),所以也就不了解老子(“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为此,老子叹息:“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我)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
而这不确定,实际上意谓模糊、不清楚、不可识,所以《老子·二十一章》会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十四章》会说: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这种站立在平面“十字路口”而产生的不确定之体验,又被老子转化为立体认知,他在《三十五章》中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就像以后魏晋名士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所说的那样:“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总之,这“道”是不可识、不清楚、不确定、模糊一团,用任何自身器官都无法认识它。这对于爱己胜于一切的杨朱来说,确实麻烦,因为自身实在找不到落实处,如悬空一般,难怪要“哀哭之”(《荀子·王霸》)。
至此,我们对于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原由也就能够明白十之八九了,这是因为“道”体本身就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也即不清楚、不确定、模糊一团的。正是因此,老子在悟“道”之后才会变得十分谦谨敦朴:像冬天涉水过河、如履薄冰一样谨慎迟疑,像提防四周围攻一样畏惧顾虑,像做宾客一样恭敬端凝,像河冰消融一样融和疏脱,像未经雕琢之木一样敦厚朴素,像深山幽谷一样空豁旷远,像一潭浊水一样浑然纯厚。只有在对万事万物的谨慎体察中,才能使浊水徐徐变清,才能使浑沌一团徐徐变得有生机,而这一过程必然是玄微的,但一旦局面打开之后,它又是显得妙通的。这大概即是千百年来老子给世人留下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深意。
上一篇:《变易之常·老子》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