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相依,居安思危
原典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释
君主仁政清明,民众就淳朴忠诚;君主残暴,政治黑暗,民众自然狡诈。灾祸之侧,可能依傍着幸福;幸福之侧,可能藏伏着灾祸。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没有绝对,福祸相依,善恶相转。当你明白事物没有绝对时,就会自觉地寻找事物间的平衡点,以把握平衡。而事物间的互相转化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抓住这个规律,才能趋利避害,持盈保泰。
解读
保有忧患意识,方能守福避祸
2015年5月,对于中国的富裕阶层而言,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此时的中国股市可谓“福祸相依”,一下子诞生了三个新的亿万富翁,也让另外两位行业巨头一天内身家损失近半。这两位巨头分别是地产大亨潘苏通和光伏面板生产商李河君,两人的股票创出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波诡云谲的股市令人向往,也令人心寒,这大概就是因为其福祸相依的缘由吧。“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当下,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了老子及其道家学派的代表观点。道德经中记载的“福祸相依”理论正是阐释这一观点的确凿证据。按照道家的“福祸相依”观点,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现实生活中,做事的时候本没有必要太过执着,太过斤斤计较,要知道,“福”与“祸”在一定的条件是会相互转化的。
当身处逆境的时候,无需自怨自艾,而应该开拓自己的心胸,以达观的心态来面对一切艰难;当身处顺境的时候,也不要沾沾自喜,而应该居安思危,以谨慎与谦退的姿态来待人接物。简单地说,就是:处劣境时必须心胸开阔,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你的地位就不容易保住,你所获得的一切成就也容易失去。
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便准备好好庆祝一番。起义军将领们都是贫苦出身,他们认为,现在既然已经攻占北京,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事情了,便开始享乐起来,而忘记了从前的远大抱负。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也逐渐丧失殆尽。
这些起义的农民领袖,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至于李自成本人,更是想早日称帝,而其他有功绩的将领也急着建造府第,享受和平带来的欢愉。但他们没想到,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由于过度安逸,缺乏战斗力的起义军一败涂地。
起义军面临困境的时候没有屈服,他们曾经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是随着形势的好转,却开始了堕落的生活,这样贪图享乐的状态最终使他们在强敌面前一败涂地。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诚然是也。
古人云:“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难,其磨之者也”“最妙是一个逆字,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险阻中,陶冶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在当有自得处”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之于生存,就好比福祸两个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于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那不正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酿成的亡国惨剧吗?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总而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一代帝王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而自己最后也因国破被俘,惨遭毒害。正是“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什么意思呢?正是因为圣人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所以他们在为人处世时总能采取中庸之道,以一颗平衡之心对待一切。
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意思是说: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这些人虽然都曾受尽磨难,但是在磨难中,他们能够以一颗平衡之心对待一切,不抱怨苦难,也不在乎出身,只是一心坚韧,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他们最终也都被委以了重任。
所以,我们不难从圣人的哲思中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但只要身处逆境时不气馁,身处顺境时不自傲,就能清醒地对待一切,使自己不断进步。
道德经鉴赏哲思
既然福祸相依,那么人在贫穷和困苦时,要怀有淡然坦然的心境;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也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当自己能够自觉地转化心态,就能趋福避祸。
上一篇:《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原文与翻译
下一篇:《道德经·脚踏实地为实,好高骛远是空》原文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