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别记阿难·与罗睺罗》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受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惟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①——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睺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睺罗所愿,住立一面。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无数诸众生,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②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实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方便为侍者③,护持诸佛法。”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子④,
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
罗睺罗密行⑤,惟我能知之,现为我长子,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功德不可数,安住于佛法,以求无上道。”
【注释】
①知识:朋友之异名,我知其心识其貌之人称为朋友。但此处知识,应为善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曰善知识,或只称为知识;又劝善友使不舍三宝,谓之劝知识或唱知识。 ② 本愿:本为因之义,以前在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所以对于果而言称为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 ③ 侍者: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阿难为释尊侍者。侍者应具八法: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 ④ 法子: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称为法子。 ⑤ 密行:持戒密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只有此人知之能行,故云密。在佛十大弟子之中,罗睺罗即以“密行第一”著称。
【译文】
这时,阿难、罗睺罗心中也想:“我们常常私下暗想,假如能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那不是也非常快乐吗?”想到这儿,二位尊者便从座位上站立起来,走到佛的面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行此大礼之后,二人一起对佛说:“世尊!我们应当成为您授记成佛弟子中的一员吧!我们始终以如来佛作为唯一的归依之处。另外,我们也是一切世间的天神、人类和阿修罗的良师益友。阿难是时常亲近侍候佛的弟子,长期护持佛的一切法藏;罗睺罗是佛的儿子。假如佛能慈悲为我们授无上圣智之记的话,不但我俩的愿望可以得到满足,就是法会上二千多位小乘四果位上的弟子们也都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这时,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学位以及四果位无学上的声闻弟子二千人都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们偏袒右肩,来到佛的面前,一心合掌,仰望世尊。这些人静静地站在一旁,他们的愿望和阿难、罗睺罗一模一样。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你于来世将会作佛,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同时具足十名,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将供养六十二亿位佛,并尽心护持这些佛的一切法藏,然后即可证得无上佛智。成佛之后,他将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数之多的菩萨,使他们都证得无上的佛智。阿难成佛后的国名叫常立胜幡,国内一片清净,琉璃为地。当时的劫名叫妙音遍满。该佛的寿命长达无量亿阿僧祇劫,即使有人在无量无尽的漫长年月中去计算佛寿的长远,也是不能得知的。该佛灭度后,佛的正法流行于世的时间比佛的寿命还长一倍,而继正法而来的像法时代则比正法时代还长一倍。阿难,这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受到十方界内无量亿恒河沙佛的共同赞叹,他们都会称扬该佛的功德。”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重宣其义,便又以偈颂形式说道:
“我现在当着所有僧众的面宣布,阿难弟子为护持佛法藏者,在供养六十二亿诸佛之后,他将功德圆满,证成正觉而成佛,佛名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该佛国土清净,国名叫常立胜幡。该佛教化恒河沙数之多的菩萨,他威德甚大,名震十方,为了怜悯众生,而长住于世,寿命无边无量。佛灭度后,他的正法流行于世的时间比其寿命还长一倍,犹如恒河沙之多的众生都在该佛的佛法中种下了成就佛道的因缘。”
这时,法会中有八千位刚刚发心修行菩萨道的弟子都同时产生了这种想法:“我们还不曾听到诸大菩萨得到佛的授记,为什么那些小乘声闻弟子会得到成佛之记呢?”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些菩萨内心的想法,便告诉他们说:“诸位善男子!我释迦牟尼佛和阿难等声闻大众曾在过去空王佛那里一起立志求证无上佛智。阿难总喜欢多闻强记,而我则经常勤修佛法,精进不息,所以我今天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佛智而即身成佛,而阿难则继续护持我的佛法,并将护持未来诸佛的法藏,教化并成就一切菩萨大众,从而积功累德,证成佛智。阿难早就发下证佛智、成佛果的誓愿了,所以,他现在才得到佛的授记。”
阿难站在佛的面前,亲自听到佛为他授记,并得知未来佛土的庄严等情况,他的长期以来的愿望总算圆满实现,于是,他心中充满欢喜,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这时候,他立即回忆起过去无量千万亿佛所说的一切法藏,并都能通达无碍,记忆犹新。同时,他也记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所发下的宏大誓愿。于是,阿难怀着激动的心情,诵偈道:
“世尊啊!您是世间最希有难得的圣者,您让我想起了过去无量无数佛的一切法藏,这些法与我今天听到的法是一样的。所以,我现在不再有任何怀疑了,我将安住于佛道,用种种善巧法门来作佛的侍者,护持佛的一切法藏。”
这时,释迦牟尼佛又告诉罗睺罗说:“你于来世当得作佛,佛号为蹈七宝花如来,并具足如来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未来世极其漫长的岁月中,你将供养十个世界微尘数之多的如来佛,并作这些佛的长子,就像你现在作我的长子一样。蹈七宝花佛的国土非常庄严,他的寿命劫数,所教化的弟子、正法和像法流行于世的时间等情况和山海慧自在如来没有什么差别。你也将为这位佛作长子。在此之后,你将证得至高无上的佛智,从而证果成佛。”
接着,释迦牟尼佛又想复述其义,便诵偈说:“我未出家修道之前作太子时,罗睺罗是我的长子。我现在已经成就佛道,他又接受我的佛法,作为我的习法弟子。在未来的世界中,他将遇见无量亿个佛,并逐一无漏地作他们的长子,一心一意追求佛道。罗睺罗所行的密行神奇奥妙,只有我才能知道。他的现身作为我的长子,也是为了示现给众生看,以求无上佛道。他的功德有无量万亿,不可尽数。他永恒信受佛法,并以法修持,以求证至高无上的佛道。”
【鉴赏】
授下根记的第一段授千二百人记结束后,阿难和罗睺罗以及学无学声闻二千人等心中生起希望自己得到授记的愿望,于是默念请记。
本节的内容包括授二千人记中“请记”和“与授”的“别记二人”部分。首先是“请记”,有二人请记和二千请记。“别记二人”之得就是阿难和罗睺罗二人得记。
阿难和罗睺罗在佛教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他们都与释迦牟尼本人有着特殊关系。其实这里挑出二位作为代表也是有原因的,阿难尊者在当时还未证得阿罗汉,尚居初果,所以挑他作为有学声闻的代表,而罗睺罗已经证得阿罗汉,所以作为无学位的代表。
阿难,又称阿难陀,译曰欢喜、庆喜,也称之无染。王舍城人,斛饭王之子,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提婆达多的亲弟弟,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称为“多闻第一”,因为他一直伴随佛陀的讲经说法,能够把佛的一言一语都谨记无误。《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据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陀的侍者。阿难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着佛陀到各地传道。阿难有很多出色的地方,除了多闻第一外,还有相貌庄严,佛陀具足三十二相,而阿难有三十种相好,阿难一生无有怨对,而且长寿。佛陀赞叹他有八种不可思议的地方,《涅槃经》云:“佛告文殊,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思议:一受特别之请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与众共。二如来之衣,虽故物不受之。三见佛以当见时。四见女人不生欲心。五听法不再问。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众会之得益。八知佛所说之法”。他在佛陀灭后证阿罗汉果,曾经参与第一次集结,佛经中出现“如是我闻”,“我”即是指阿难。据说他继承摩诃迦叶之后,成为僧团的领导者。传说阿难的入灭,还使摩羯陀与毗舍离两国修好,不再战争。《西域记》载:“阿难将入灭,去摩羯陀国,趣吠舍厘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羯陀王闻之。慕其德,严兵追请之,吠舍厘王亦闻阿难来,治军旅迎之。阿难恐其兵互欲杀害,由舟中上升虚空,化火焚身中分落两岸。二国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
罗睺罗,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等,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译为覆障、执月、障月。有多种解释:第一,罗睺罗在母胎中六年才出生,为母胎所障;第二,他生于罗睺罗阿修罗王以手障月时,即月食的时候;第三,佛陀为太子要出家修道,这个儿子是一种缠缚,障碍修道。罗睺罗的生时也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太子出家时出生;有的说太子出家时罗睺罗已经两岁;有的说是佛陀成道时出生的。根据罗睺罗15岁随佛出家的说法,罗睺罗两岁时太子出家的说法比较合理。佛陀成道的第六年,回到迦毗罗卫城,罗睺罗随父出家,但因为他不到受具足戒的年龄,所以先做沙弥,以舍利弗为和尚,目揵连为阿阇梨,为制沙弥十戒,罗睺罗是佛教僧团中第一位沙弥。他开始修行的时候比较淘气,学法持戒也有疏忽的地方,因此受到过佛陀父亲的训诫。针对其喜欢说谎的坏习惯,佛陀以“洗脚水”为喻跟他说明谎话之肮脏。后来罗睺罗努力精进,证得了阿罗汉果,被称为密行第一。按照天台之意,密行有大小乘之异,认为微细的护持是密行者,这是小乘之意;而大乘、法华之意,认为密行是指此人原为法身之菩萨,住于圆顿之妙戒,只是现声闻之身,持小乘之粗戒,而秘本地妙戒,故云密行。
在这里,阿难和罗睺罗两人首先主动到佛的面前请求佛为他们授记,并说出了他们的理由:第一,他们应该和其他的声闻一样,都是佛陀的弟子,皈依佛陀,所以应该得到授记,这是强调了他们与其他声闻的同;第二,强调了他们二人的特殊性,一位是佛的侍者,另一位是佛的儿子,以这样的身份在大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不为他们授记的话,他们的愿望无法满足,天、人、阿修罗也会失望。同时,有二千学无学人跟随阿难、罗睺罗二人,站在旁边请求授记。
释迦牟尼佛欣然接受祈请,为阿难授记,而且授记的内容符合第三周说法因缘周的法要。阿难得到授记,由于阿难授记内容的殊胜而引起了八千新发意菩萨的疑惑,佛陀开迹显本,讲述了阿难在过去也曾为佛善友的往事,也赞叹了阿难护法的功德。紧接着,罗睺罗得到了授记。
上一篇:法华经《第一节·佛答宿王·药王本事》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下一篇:法华经《第一节·动执生疑·三止三请》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