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灭后五品·略明后四》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①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阿逸多!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有能受持,若自书、若教人书,则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②,高广严好,百千比丘于其中止,园林、浴池,经行、禅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乐具充满其中。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百千万亿,其数无量,以此现前供养于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瞋,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一切诸供养。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渐小至梵天,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
又于无量劫,而供养此塔,华香诸璎珞,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酥灯,周匝常照明。恶世法末时,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若能持此经,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③,起僧坊供养。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床卧皆具足,百千众住处,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种种皆严好。若有信解心,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及供养经卷,散华香末香,以须曼④瞻蔔⑤,
阿提目多伽⑥,薰油常燃之。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况复持此经,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不瞋不恶口,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问难不瞋,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
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树,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其所住止处,经行若坐卧,乃至说一偈,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种种以供养。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注释】
①四事:供奉净资恭敬三宝日常生活中所需之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或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 ② 多罗树: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其树形如轮榈,极高七八十尺,体坚如铁,叶长稠密,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 ③ 牛头栴檀: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 ④ 须曼:花名,或云须末那、须曼那、苏摩那。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盖。 ⑤ 瞻蔔:花名,黄色花,其香甚。盛花似栀子。 ⑥ 阿提目多伽:草名。译曰善思夷华、苣胜子、龙舐华。草形如大麻,赤华青叶,子可作油,亦能为香。
【译文】
“还有,在如来佛入灭度之后,若有人听到此经,不加诽谤,并随顺经义而产生欢喜之心,应当知道,这也是深信《法华经》的信解相。何况如果有人能读诵、受持,那他就是在顶戴如来。阿逸多,这些善男子、善女子已不必再为我建立塔寺,不必再建造僧房,也不必再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事供养僧众。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这部经典,本身就算是建立佛塔、僧房和供养众僧。这也算是为供养佛舍利而建起七宝塔,这塔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直达梵天。塔上悬挂着各种幡、盖以及宝铃、鲜花、妙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竹箫、铜笛、箜篌,演奏种种的舞戏和微妙的音乐,来歌咏、赞叹、颂扬。这种供养持续无量千万亿劫那么长时间,而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就等于完成了这种供养。阿逸多,若我灭度之后,有人听到这部经典能够信受持行,自己抄写,并教别人抄写,那他就等于是建立了僧房。这僧房用红色的栴檀木材,共有殿堂三十二栋,有八棵多罗树那么高,宽敞雄伟,富丽堂皇。成百上千的比丘住在其中。这里还有园林、浴池、散步的路径、坐禅的洞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及其他乐器也是一应俱全。这样的僧房和堂阁达百千万亿座,数量之多,无法统计。受持《法华经》就等于建造了这么多的僧房并把它们拿来供养我和僧众。所以,我说在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自己抄写或教他人抄写,供养经卷,那么,此人就不必再建起塔庙、修造僧房、供养僧众。”
“何况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在受持此经的同时,还能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波罗蜜之法,这些人的功德最为殊盛,可说是无量无边,就像虚空一样,找不到它的边际,就像东西南北、四维和上下等十方一样,不可限量。这些人的功德如此巨大,他们很快就会达到无所不知的佛智果位。如果有人读诵、受持此经,为他人解说,自己抄写,并教别人抄写,与此同时还能建起佛塔、兴建僧房、供养并赞颂声闻僧众,并以百千万亿种赞叹的方式赞颂菩萨的功德;另外,还能根据其他人的具体情况,随顺经文义理,机动灵活地讲解这部《法华经》;并且,他还能清净持戒,与温和者同处,忍辱无怒,意志坚强、常习坐禅,深入妙定,勇猛精进,行善利人,天性聪明,富有智慧,善于答辩。阿逸多,如果我灭度之后,善男子、善女人们能在受持、读诵此经的同时,还能有这样的善好功德,应当知道,这些人已经走向道场,接近至高无上的佛智,已坐在了菩提树下,快要悟道成佛了。阿逸多,凡是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坐、立或散步的地方,均应建起高塔,所有天神和人类都应像供养佛塔一样,供养这些宝塔。”
这时,释迦牟尼佛为了重复以上义理,便又以偈语格式说道:“如果我灭度之后,有人能奉持此经,这人的福德已如以上所说,便大得无以称量。能奉持此经,就等于作了一切的供养,如为供养舍利佛而建起宝塔。宝塔由七种珍宝装饰,塔的外形与塔的刹竿,十分高大,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直达梵天。塔上宝铃成千上万,随风吹动,传出妙音。不光建起这样的宝塔,而且于无量劫的时间里一直供养此塔。如用鲜花、妙香、璎珞、天衣、伎乐供养,用香油灯、酥油灯在周围照明。在五浊恶世的末法时期,凡能受持此经的人,就等于具足了如上这种供养。假若有谁能受持《法华经》,那就如同在佛住世时,他以牛头栴檀为材料建起僧院,作为对佛和僧众的供养。他所建造的僧院中有三十二座殿堂,每座殿堂高达八棵多罗树。上好的食品、精妙的衣服,坐床、卧具等应有尽有。成百上千的僧众居住在这里。有园林、浴池,有散步的小道,有坐禅的洞窟。种种设备,可谓十全十美。
如果有人对此经起信解之心,并受持、读诵、教人抄写,以鲜花、末香供养经卷,以悦意色花、金色花、胡麻籽等制油,在《法华经》所在之处,燃灯熏之,以为供养。这种供养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就好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何况有人能在受持此经的同时,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种波罗蜜法门,对一切众生不生嗔怒心,不恶言相加,对塔庙恭敬,对比丘谦下,远离妄自尊大的心理,时常体悟佛的智慧。遇到有人质问责难,也不发怒,随顺机缘,详细为其解说。若能如此修行,此人的功德将不可限量。遇见成就如此功德的法师,就应以天花、天衣散向其身。像对待如来佛一样对他顶礼膜拜,心中还应这样想,这位法师不久就会到达成佛的道场,证得清净微妙的智慧,并将为所有的天神和人类带来益处。在他所住的地方、散步的地方、坐卧的地方,甚至在他只说过一句经文的地方,都应该建起宝塔,并以各种方法装饰,使其非常美丽庄严;用各种供物供养,以示恭敬。这位法师作为佛的弟子,住在这里,如同佛住在这里一样,享受这里的一切,在这里散步、打坐、安卧,一直不离开这个道场。”
【鉴赏】
法本平等,无有高下,但人有高低,根机各别,所以每个人都接触《法华经》,得到的功德利益却不尽相同,至于如来灭度之后,《法华经》还会流传在十方世界,这时还会有更多的人不断接触《法华经》,这些人相比前面出现的种种大众,机缘较浅,善根也相对浅薄,所以从《法华经》中体证、领解的东西有所差别,但也能够得到种种殊胜的功德。
如来灭后,共有五品解入的相状,即“列五品名,粗格量后四品功德”,五品的名称分别是:直起随喜之心,加受持读诵,加教人受持,加兼行六度,加正行六度,本节着重阐述后四种的功德,每一品功德首先是“标人相”,即说出这些人接触《法华经》后的表现,然后“格量功德”。
这些人没有福报亲听佛陀于灵鹫山宣讲《法华经》,但在后世可以接触到此经,必有相应的利益。随喜此经的功德,本节只是提到而已,并非展开。第二品“加受持读诵”,除了对《法华经》生起随喜之心,还能够读诵并领受、忆持此经,这样的层次就深了一点。第三品“加教人受持”,这类似前面现在四信中的闻持供养,自利利他,但是二者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在对《法华经》的文和意都通达无碍的基础上,开示法义,而后者则只是劝说他人受持经典,或者教导别人读诵、书写经文。第四品“加兼行六度”,兼行就是兼而行之,在主要行持的同时兼带修学六度,主要的功德当然是读诵、书写、受持《法华经》,较之前者,这些人能够按照《法华经》的意趣来精进修学,而且发大乘心,行菩萨道,但较之后面的“加正行六度”,则尚待进步。第五品“加正行六度”,就是以六度菩萨道为主要功德,在受持读诵《法华经》的同时,修学六度,这是动静不二、理事不二的境界。当然这四种解入法华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殊胜,听闻如来寿量,能有这样巨大的功德利益,为流通本门起到了深远的推动,所以,从“明现在四信”开始,包括“明灭后五品”和后面的《法师功德品》和《常不轻菩萨品》,都属于本门的流通分。
上一篇:法华经《第三节·持此经典·鼻根功德》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下一篇:法华经《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