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如来述发·闻品成行》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言:“善哉,善哉!普贤!汝能护助是经,令多所众生安乐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深大慈悲,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护是经。我当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衒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①、邪慢②、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普贤!若如来灭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有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注释】
① 我慢:七慢中的第四种。妄自尊大,侮慢他人。我慢由我执而起,由我执故,进而贡高我慢。 ②邪慢:七慢之一,于慢上起邪见,自身没有德行,却妄称有德行,即成就恶行,恃恶高举,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做邪慢。
【译文】
释迦牟尼佛称赞普贤菩萨说:“善哉!善哉!普贤,你能守护《法华经》并帮助其流通于世,使许多地方的众生获得安乐与利益,你已成就了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大慈大悲的心愿。你从久远的时代以来,立下求证至高无上之圣智的心愿,所以,才能在今日发下这种种神通愿力,表示要永远守护这部《法华经》。我将以神通之力守护那些能受持普贤菩萨名号的人。普贤菩萨,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正确忆念、修习、书写这部《法华经》,那么,应当知道,此人就等于是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就好像是从佛的口中亲闻这部经典一样;同时也应当知道,此人就等于在供养释迦牟尼佛;还应当知道,此人为佛所赞叹叫好;另外还应当知道,此人就等于被释迦牟尼佛用手摩顶;最后还应当知道,此人就等于被释迦牟尼佛用佛衣覆盖。像这样的人,已不再贪念于世俗的享乐,不会喜欢外道的经书和外道的手笔,也不会再去亲近外道信徒和其他各类造作恶业的人,如屠夫、畜养猪羊鸡狗的人、猎人、出卖色相的妓女等;此人心地质朴直率,有正确的心念,有福德的力量;此人不为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所恼乱,也不再为嫉妒、我慢、邪慢以及自以为业已修行正果的增上慢等恶习所恼乱;此人少欲知足,能修行普贤菩萨的行门。”
“普贤,如来灭度之后的最后一个五百年,如果有人看见受持、读诵《法华经》的人,那么,他就应该这么想:‘此人不久将去道场,破除各类魔众,证得至高无上的圣智,从而成就佛果,并由此而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此人将在天神和人类大众之中高坐于佛的宝座即狮子法座上教化众生。普贤,如果能在后世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那么,此人就不会再贪著于衣服、卧床、饭食以及其他生活用品,他就会有求必应,心愿绝不落空,而且还能在现世获得福报。如果有人轻视而诋毁他说:‘你真是个疯子,白白地作了这些修行,最终却是一无所获。’此人因为这种诋毁所获的罪报,将于以后的每一世中,转生为无眼的众生。如果有人见了受持《法华经》的人,对他进行供养和称赞,那么,此人今生就可获得善报。如果还有一部分人看见受持这部经典的人之后,说出人家过去的各种恶行,以进行打击和中伤,那么,不管这种恶行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些中伤别人的人现世就会患上白癞病。如果有人轻视讥笑受持《法华经》的人,那么,他所获得的果报是生生世世牙齿疏松、缺漏,口唇丑陋,鼻子扁平,手脚弯曲,双眼歪斜,身上臭秽,并患恶疮、脓血、水肿、气喘等各种重病。所以,普贤,如果见到受持这部经典的人,就应当起身远迎,就像敬拜如来佛一样敬拜他。”
释迦牟尼佛讲说这篇普贤劝发品时,与恒河沙数一样无量无边的菩萨获得了百千万亿种名叫旋陀罗尼的自在无碍的总持法门。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数一样多的菩萨都完全掌握了普贤菩萨所行的道法。
释迦牟尼佛说此经时,普贤等各位大乘菩萨、舍利弗等各位小乘声闻弟子以及各位天神、龙神等八部神众、人及非人的鬼神等法会上的一切大众,都非常欢喜,他们受持了佛所宣说的一切法语,向佛致礼后离开了法会。
【鉴赏】
前面佛陀为大众开示了末世众生要通达《法华经》达到的四个条件,有外缘、内因,也说明需要的德行程度和发菩提心的契机。普贤菩萨也介绍了具体修学《法华经》的三种方式。本节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同普贤菩萨的讲话,他对普贤菩萨愿于如来灭后护持《法华经》感到非常欣慰,对普贤菩萨表示了高度肯定。
本节其实相当于上一节的重颂部分,只是此处是由释伽牟尼说出来的,但内容和前面普贤菩萨所说大同小异,结构也类似,只是释迦牟尼在重述普贤菩萨的讲话时前后顺序有的做了调整,对部分含义做了总结。“如来述发”包括“先述护法”和“述其护人”,重述护人时也根据前面普贤的誓愿,讲的较多,分别有述示其身教、述示以胜因、述示以近果、述禳其外难、述信者功德。最后是“闻品成行”,有“闻品益”和“闻经益”。
至此,《法华经》全部圆满,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时教也接近圆满,与会大众听闻到这样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见到这么多殊胜庄严、如梦如幻的神通境界,更重要的是此次法会上有无数人得到了佛陀的授记,一切天人、凡圣,都欢喜踊跃,得未曾有,获大法益。
其实回忆全经,可以有一些词汇作为总结经文的重要关键词,来贯穿全文、总结法义,比如:三周说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七喻等,当然最具权威、最系统的总结莫过于提纲挈领的二十八品品题,都是极具总结性的关键词。
最后用《持诵法华经仪》中的《法华偈》结束对此经的欣赏:
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广含藏,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灿毫光,
口中甘露涓涓润,喉内醍醐滴滴凉,
纵使遭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上一篇:法华经《第二节·如来略开·动执生疑》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下一篇:法华经《第二节·总记二千·得记欢喜》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