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如来寿量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概说】
“如来”,梵语曰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号之一。“如”者,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名为如来,这是指真身如来。又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谓之如来,是指应身如来。
因释迦牟尼的召唤,一时从地下涌出无量无边的菩萨,这引起了此方他方诸菩萨的疑问,所以向佛陀请问何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度脱了无量无边的菩萨。释迦牟尼先简单地概述了如来本来的寿量和本门之事,以此来动摇迹门弟子们以前的见解和执著。紧接着,如来详细开示如来本来寿量,广宣本门久远之事,使迹门弟子们断疑生信,对如来本地的真实有所了解。
继前品的略开显,本品为“广开显断疑生信”,传统的科判将其分为二科,即“诫信”和“正答”。
“诫”是告诫,一共有三次告诫,弟子们在每次告诫之后请法,最后又请法一次,所以一共是三诫四请。释迦牟尼见弟子们求法心切,三请不止,所以同意说法。诫,是佛陀说法常用的手段之一,诫常常和劝合称佛教的“二门”。诫其实是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里佛陀要三诫四请才同意说法,是为了显示出一种郑重和严谨,因为以下要宣说的佛法,实在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甚至是颠覆性的说法,所以佛陀再三告诫。这样也使与会大众对将听闻的佛法生起珍重、欣求的好乐之心,如果随随便便就说出来,有些人会对这样难得的法轻视、错过。
“正答”是正式回答,有长文和重颂。长文有“正开近显远”和“明三世益物”两段,前者破近显远,后者有“法说”和“喻说”两个层次。“法说”是宣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释迦牟尼以本地身来利益众生的真实情况;“喻说”用“医子喻”来阐释前意,喻说有三段是和法说三世一一对应的,其中“远行喻”合过去世,“还来喻”合现在世,“复去喻”合未来世。喻说之后是法合,用佛法解释譬喻。
历史上解释本经最流行的方法是从本迹两个方面来展开。所谓“本”,也称“本地”、“本门”,与“垂迹”、“迹门”并称。佛菩萨为教度众生,由自己实身变化出来诸多分身,垂世以度化众生,实身为本地,分身为垂迹。久远以来已经成佛、度生无数无边的释迦牟尼是本门,而公元前6世纪于古印度出世的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树下成佛,说法四十年之久的应身则是迹门。又如观世音菩萨之分身摄化、地藏菩萨现比丘相、住世罗汉之应化无方等,皆为方便诱引末代凡夫趋入正道的迹门。以迹门而显久远实成之本佛,这就是开迹显本、开近显远。
上一篇:法华经《第十八·随喜功德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下一篇:法华经《第十四·安乐行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