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选一)·夏曾佑
大旗明落日,雄镇拱神京。
朔气三军重,平原万马轻。
犀军环铁舰,元老卧长城。
吹角楼船过,寒潮入夜平。
原诗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写大沽炮台险要的地形与雄伟的气势。大沽口于咸丰八年(1858)修筑两岸炮台,咸丰十年(1866)七月,英法联军入侵,首先进攻大沽、塘沽等要地。僧格林沁率部抵抗,大败,联军遂陷天津、北京。作者行经大沽忆及这段历史,有感而作此诗。全诗笔法苍劲,境界宏阔。
首联“大旗明落日,雄镇拱神京”,先从军事要塞形势着笔。大旗句用杜甫《后出塞》“落日照大旗”意,写落日辉映大旗,使之格外鲜明,并借大旗点明军事要地,写出军容,以引起下文。雄镇,指大沽镇。因它与塘沽、新河、北塘等镇为津、京海陆门户,故为重镇。通过“拱神京”写出它地理位置与战略上的重要性。
“朔气三军重,平原万马轻”一联,从陆上写军威与地势。虽然北方寒气袭人,然大沽炮台守军阵严队肃。大沽镇一片平原,骏马飞快驰骋。这里的“轻”“重”二字,对仗工整,分别写出军威的严整和骏马奔驰的轻快。
颈联分写海上守军与镇守之臣,以示阵坚塞固。上联“犀军环铁舰”,以穿犀甲的军士指代装备精良的军队,他们环守着军舰,时刻准备出海作战。下联以长城比喻国家安全的可靠保卫者,指出有大臣元老在这里任保卫国土重职。因长城绵亘万里,环守北方边境,有如苍龙偃卧,故用“卧长城”描写元老大臣的守土,用字允当,很见精神。
末联“吹角楼船过,寒潮入夜平”,以描写晚景作结,并在写景中再现大沽雄姿。当薄暮来临,军中报时的画角吹起,鸣声越过高大的舰船,传到很远的海中。入夜时,汹涌的潮水逐渐平息,大沽进入安静的夜晚。这两句余音不尽,令人想像守军战斗的一天已经结束,通过晚景的描写,显示出雄镇的严整、安定。
这首七律气象阔大,风格苍凉,颇具特色。诗中写军队与炮台之用语“大旗”、“雄镇”、“三军”、“万马”、“铁舰”、“楼船”等,皆从大处落眼,故气象非凡,境界宏大,读后眼前自然泛现出大沽雄姿。此外,大旗落日、朔气袭人、楼船吹角、寒潮汹涌等写大沽风貌,表现出苍凉的风格,读之令人领略北方重镇、海口要塞的独特风光。全诗神完气足,笔力遒劲,结句委宛,富于韵味,颇具唐人风味。
上一篇:庞树柏《舟行西郭即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潘德舆《镇江至江宁山行杂述十二首(其九)》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