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军挽歌·朱琦
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
粤关守吏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
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
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
峭壁束两峡,下临不测渊。
涛泷阻绝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
鹿角相犄断归路,漏网欲脱愁鲸鲲。
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
海波沸涌黯落日,群鬼叫啸气益振。
我军虽众无斗志,荷戈却立不敢前。
赣兵昔时号骁勇,今胡望风同溃奔。
将军徒手犹搏战,自言力竭孤国恩。
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
臣有老母年九十,眼下一孙未成立,诏书哀痛为雨泣。
吾闻父子死贼更有陈连升,炳炳大节同崚嶒。
猿鹤幻化那忍论,我为剪纸招忠魂。
在鸦片战争中,出现了一批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他们前所未有地被众多诗人不约而同地饱含着激情反复吟诵,以致成为当时诗歌中最富吸引力的题材和最具声色的部分。朱琦的这首《关将军挽歌》忠实记叙著名爱国将领关天培的死难过程,歌颂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士,指斥怯懦昏庸的投降者。全诗围绕关天培英雄形象的塑造展开笔墨,是同题作品中众口称赞的名篇。
这首诗的中心人物是“关将军”。但这一主体形象的塑造却主要在背景烘托和场面气氛的渲染中完成。诗开篇四句描绘敌军进攻的严峻形势;“飓风昼卷”、“巨舶如山”,鼓声雷吼,“鬼奴”凶狠,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战争气氛。这既是交代战争形势,又为关将军的出场作了有力的背景渲染。第五句“粤关守吏走相告”看似一笔平直叙述,实则为下句作进一步铺垫。正是在“走相告”所隐含的众人举措惊慌之下,“防海夜遣关将军”一句才格外醒目突出。“夜遣”两字尤其将关将军出场的急迫和重要表现出来。
第七句“将军料敌有胆略”,以顶真格领起,顺势展开另一层笔墨。“楼橹万艘屯虎门”说他早已展开布署,严阵以待。“虎门粤咽喉”以下八句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凭险布阵的角度,申足关将军的“胆略”,那是守边老将对敌我形势全局了然,成竹在胸的应对韬略。果能如此,则“漏网欲脱愁鲸鲲”,以我方之优势,尽管来犯者坚船利炮,气势汹汹,亦应在劫难逃。
以上敌我形势的对比,落墨在关将军的料敌胜算之上。这从全篇的布局构思来看,则是为下面的展开蓄势铺垫的。本篇的主旨并不在记叙这场战争的一般过程,所以作者略去交战的初始阶段。“惜哉”两句直接扣入战争失败的原因。其时,接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的琦善,采取妥协政策,打乱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的上述已然布署,终不惜牺牲守土将士以求与侵略者媾和,致使险要不守,坐失歼敌良机。“大府畏懦坐失策”正指此而言。在前面关将军料敌胆略的一番胜算描写之后,紧接着的这笔锋陡转,深刻地道出了这场具体战争失败的主要根源,同时为推出关天培的主体形象铺开直接的背景场面。在琦善等人妥协政策的影响下,虽然从“海波沸涌黯落日”的虚写中见出搏战异常激烈,但“气益振”的是“群鬼叫啸”。而“我军”则“虽众无斗志”,竟“荷戈不敢前”,就连“昔时号骁勇”的“赣兵”,也望风溃奔。一个“胡”字所包含的疑问道出了作者的愤慨和惊诧。然而这几句的功能,更主要的还在为关天培的反衬。正在这一背景上,作者鼎力推出关将军“徒手犹搏战”的主体形象。但亦点到即止,至于他如何搏战的过程细节均略而不提。而是抓住他最后关头的所思所想:“自言力竭孤国恩”。这是他无力回天的自责。孤军奋战,以死相拼,尽到了一个守土将士的职责,本可问心无愧,但他仍如此自责。作者忙里偷闲格外标出的这一笔,使关天培的形象超越了一介武夫的勇迈,展示了一个爱国将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岸人格。所以,这里着墨不多,却力能扛鼎。“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不仅是关天培壮烈牺牲的场景刻画,也深切流露了作者的痛惜:尝言沙场将士马革裹尸为极致,而今关将军则巨炮声中化作“烟尘”,其悲壮色彩更递进一层。至此,关将军的英雄形象全面树立起来,同时将整个战争场景推向高潮。
然而作者犹不作罢,在这惨烈的炮火硝烟的峰巅,笔势骤然一跌:“臣有老母年九十,眼下一孙未成立。”这两句逆接前面“自言”一句,是“自言”的追叙。关天培在生死关头,不仅有“孤国恩”的自责,还深切虑及高堂白发和膝下幼孙。奉养慈母的拳拳孝心和抚幼育孤的责任同时萦绕于胸中。这闲闲的补笔使关天培的形象更血肉丰满,富于亲情而尤为动人,也见出作者笔法的跌宕往复之致。全诗“吾闻”最后四句插入陈连升父子事,并非节外生枝。陈连升父子是在关天培牺牲前一个月战死于虎门外沙角炮台的,时间相近,地点相接,同是一次战役,同是孤军奋战,无援而死。写关天培顺势带出陈连升父子作陪衬,更见“炳炳大节”,以身殉国者并非个别人物。
全诗在客观史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于炮火硝烟构成的背景上突现关天培的主体形象。叙述中连呼“将军”,透着作者高度的崇仰和敬佩,深得太史公司马迁史笔之致。最后两句表达哀悼死者、祭奠忠魂的感情,正扣题中“挽歌”两字。
上一篇:袁枚《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一)》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宋湘《灌花吟》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