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居诗(九首选一)·赵翼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须。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此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在中国历史上,作诗治学两者皆有成就的人似乎极少,其原因,盖因一方面时间有限,不易兼顾,另一方面则是作诗与治学在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作诗多赖形象思维,而治学多用抽象思维;作诗因情,治学循理。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往往写不出有理论体系的批评著作,写批评亦如写诗,用比喻,谈感觉,凭灵感。而学者写诗,成功者也很少。所以,当洪亮吉、孙星衍他们从事考据时,袁枚就告诉他们考据会窒碍人的性灵。赵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作诗治学双丰收者,究其原因,盖在于他有效地利用了诗与学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识——治学要有识,诗欲深刻也要有识。他将史学家的识见,用到诗歌创作中,使诗内容深刻、观点新颖、笔锋犀利。因此之故,善于议论,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赵翼诗歌最引人注目的特色。而赵翼之所以敢于在诗中深刻犀利地议论问题,则又与其不再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有关。
本诗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发感想,虽然结构一般,先叙事后发论,语言也平淡,但其深刻性却足以摧毁一个少年的梦想,改变一个青年的世界观,破坏一个中年人的努力,剥夺一个老年人的最后一点寄托。人性的缺点、世风的浇离、历史的虚妄经他一番轻描淡写即被一一曝光,体无完肤。生人或者是可怜死者,或者是悼念死者,或者是企图光死者以裕活者,不惜以金钱收买名流笔下的一句赞词褒语以昂其身价,而作墓志的人或因碍于面子或因亲朋关系或为那几个钱或欲显示自己的厚道或因视公正正义如草芥而“如其意所须”,结果一堆盖棺定论的文章却由一堆“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的谎言拼凑而成。在这一求一应中,良心、正义已让位于种种人性的弱点和世俗功利,记载人类足迹的历史变成了污秽混乱的交易市场。既然历史早在由事实变为文字时就已像妓女一般任人打扮过一番,那么学习古圣前贤很可能就是一种虚妄,出于流芳百世的目的而保持正直高洁追求仁义道德也就没什么必要,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有了润笔,有了地位权力,还怕没人“工为谀”吗?历史既是这么一回事,世界既是这么运转的,人活着何必还斤斤于某些是非呢?那些为某个古人的忠奸贤愚问题争论不休的史学家就显得可笑了。
赵翼这首诗在信奉“温柔敦厚”的人看来真是刻薄之至,从而也就可能会说他由己推人,得出结论太草率、偏激。然而“核诸”现实,又真使我们这些温柔敦厚者哭笑不得,赵翼说的难道没道理吗?
上一篇:黄景仁《后观潮行》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下一篇:宋湘《湖居后十首(其三)》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