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杂诗·王又曾
江上丈人空复期,芦花如雪覆晴漪。
江波流尽千年恨,明月白鸥都不知。
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诗人舟行江上,满眼风物凄清,勾起他对二千多年前春秋时代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的追怀,激发了深邃的思古幽情和沉郁的现实感慨。
伍子胥(?一前522),名员,子胥为其字,春秋时楚国人。其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害。为逃避迫害,他投奔吴国,后为大夫,与孙武共佐吴王阖闾伐楚,五战攻入楚都城郢,掘平王墓,鞭尸三百。因有功,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他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渐被疏远。夫差听信伯嚭谗言,赐剑命他自杀。千百年来,伍子胥鞭尸报仇的豪情和遭谗自尽的悲剧,一直激荡着历代志士仁人的情怀。
诗人敬慕伍子胥,同情伍子胥,当他行经伍子胥当年投吴的渡口时,怎能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眼前,明月当空,江水奔流,岸边芦花雪一样洁白耀眼,覆盖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江上一叶小舟悠荡,打渔的老人翘首企盼,等待着江边的客人。此情此景,不就是伍子胥渡江的再现吗?那芦花怒放的苇丛曾躲藏过伍子胥的身影,那涟漪轻漾的江面曾载负过伍子胥渡江的船舟,那白发银髯的江上老人曾亲手把伍子胥送往对岸。诗人的思绪回到了二千多年前……
《吕氏春秋·异宝》载:“(伍员)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江上打渔老人明知悬赏缉拿伍子胥,却冒死帮助他逃离楚国去投奔吴国。伍子胥酬谢他以千金之剑,老人拒而不受,可知老人忠厚正直,富有侠义心肠。
如今,伍子胥早已作古,江上老人也不知更换了几世几代,可江上老人还在期待。在诗人眼里,江上老人是民众的化身,代表民意民心。江上老人在期待,就是期待伍子胥这样忠烈刚毅的志士。可是,他落空了,一声“空复期”,凝聚了诗人多么深重的喟叹!江水奔流,昼夜不停,万古不止,流不尽的是江水,更是千年怨,万年恨啊!这怨,是千年民众的泪;这恨,是万代志士的血,自然也包括诗人在内。然而,这一切,千载照耀的明月知道吗?万里翱翔的白鸥知道吗?“都不知”。三字中包容多少沉痛的感慨!试想,连二千多年来一直照耀江面的明月和千百年来一直翱翔江面的白鸥都不知道,更何况其他麻木不仁的人和物呢!
怀古诗以议论警策取胜。这首诗感慨世无伍子胥这样的志士仁人,为世人的愚昧无知深致叹息,不啻是一声醒世的呐喊,可惜失之伤感,缺乏振奋人心的力量。此诗以议论为主,难得是议论始终融铸在鲜明的物象中:那江上的老人,那雪白的芦花,那晴日的涟漪,那奔流的江波,那清朗的明月,那翔飞的白鸥,无不与议论浑然一体。这,正是这首怀古诗所以耐人涵咏的原因。
上一篇:江上望青山忆旧(选一)·王士禛
下一篇:今子夜歌·夏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