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冈·郑珍
明月上冈头,绿坠一湖影。
来往不逢人,露下衣裳冷。
月明更深,分外静谧,幽人独行,清冷孤寂。这时候,最易滋生杳缈的思绪,最易缭绕淡淡的哀愁;最易品味生存的意趣,又最易期冀遗世而独立。旷达如苏轼,尚且渴盼“忘却营营”而常独自夜行,雅探幽趣,以至用“孤鸿”自比,欲为“独往来”的“幽人”,一吐“寂寞沙洲冷”的怆怀。本诗亦颇有苏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情境与旨趣。
“明月上冈头,绿坠一湖影。”首二句着意刻画月夜之幽美柔静。桐冈,地名,在湖南省衡山县城郊。“桐冈牧笛”被列为“衡山十景”之一,是南岳著名景点,颇多乡野情趣,更何况正当月夜,其清寂,其幽冷,怎能不愈加引人流连徘徊?说起来,月色移上冈头,树荫映于湖水,也算不得奇绝景物,但诗中着一“上”字、“坠”字,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便平添了无限意趣。严格说来,月夜之中,难辨颜色,所谓“绿”,恐非实见之色,但由此可令人知晓映入水中的乃是树影,因树之本色为绿。“绿”除代表植物颜色之外,还给人一种神秘、幽深、朦胧、凝重的感受。月色之光,入水之影,合奏出光与影的交响乐。这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美好而清寂的夜景。
“来往不逢人,露下衣裳冷。”后二句侧重摹写月夜独游者心境的孤寂清冷。从字面上看,“来往”之动态,“冷”之感受,只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反应,实际上,此中更暗喻对俗世浮沉的厌弃与寻求解脱时的迷茫,正如前人对苏轼《卜算子》词中“幽人”的评析所指出的那样,“似非吃烟火食人语”,有超世的孤高自傲。但诗人之所以想远离人世,正是对一种理想世界的向往,是痛感能引为同道的人太少,而充溢着对知音者的渴盼。可惜“来往不逢人”,月下并没有同游的伴侣,不由得令人在风露的侵袭下,顿生“衣裳冷”的反应。这自然不仅是生理的感受,更是精神的感受,是一种惆怅,一种失意,一种叹惋,一种忧伤。与前二句合起来,全诗是说清冷的月色的确诱人,但又让人难以忍受;多想在月下再作徘徊,但又缺少同伴的抚慰和温暖。如果说清寂的夜景象征着略无人世机心的理想世界,那么难耐孤寒则意味着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对超脱俗世的追求与对知音太少的怅叹,就这样构成了全诗的基调。它既有对现实的失望,又有对人生的执着,既有寂寥孤苦的落寞,又有高自期许的慰勉,寄意与思绪十分复杂。
如此简短的一首小诗,竟有如此繁复交糅的思想感情,的确令人惊叹。诗人对景物刻画的细腻准确,对深层心理的挖掘吐露,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另外其用字的精炼与寓意的深峭,亦颇得韩(愈)孟(郊)精髓。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曰:“子尹诗之卓绝千古处,厥在纯用白战之法,以韩、杜之风骨,而傅以元、白之面目者,遂开一前此诗家未有之境界。”本诗虽不具“元白面目”,也可算是郑珍“韩杜风骨”的一个好例了。
上一篇:同季直夜坐吴氏草堂·郑孝胥
下一篇:潼关·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