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鸢学江东体·赵执信
节候迁移物象分,春深城野见纷纭。
偶缘涂饰能成质,才有因依便入云。
线影暗凭童稚引,风声高逼帝天闻。
伤鸿病鹤知多少,息羽垂头合让君。
晚唐诗人罗隐的咏物诗往往寄意遥深,语含讽谕,他自号江东生,所以这类作品被称为江东体。赵执信这首咏风筝的诗就是仿效此体而作。
节候迁移,物象变换,春深似海的城郊之野,东风骀荡,诗人在此见到了飞飞扬扬的风筝。它是用纸做的,剪成了老鹰的模样,做起来十分简单,随意用色彩涂抹装饰便成了它的躯干;当它飞上天空,只须稍借风力就能直上青天,钻入云层。“偶缘”二句形容纸鸢的形成之速与升天之易,比喻那些本无根柢,徒有其表的人专靠夤缘而爬上高位。他们自鸣得意,耀武扬威,却殊不知正像一时得志的纸鸢那样,升降行止全凭孩子手中的一根引线,虽然它有时扶摇直上,甚至上达天庭,连天帝也如闻其声。“线影”二句暗喻那些依仗小人援引而志得意满者,尽管他们有时甚至接近到了最高统治者,但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可怜虫。最后两句撇开纸鸢,翻一层作结,说人间多少真正的鸿雁仙鹤却因遭际坎,敛翅垂头,而听凭纸鸢去向高空施展威风。这里显以鸿、鹤象征那些德才兼备的君子,因不屑奉迎权贵,无人援引提拔反而沉沦下潦,身处鄙贱。以鸿、鹤与纸鸢形成强烈对照,更令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赵执信论诗最推重清初的吴乔,服膺其“诗中须有人在”一语,而考吴乔这话的意思,即主要是指咏物之作必须有寄托,他的《答万季野诗问》中说:“如少陵《画鹰》,曹唐《病马》,其中有人。袁凯《白燕》诗,脍炙人口,其中无人,谁不可作?画也,非诗也。”可见所谓有人,就是指咏物诗中有人格的寄托。如杜甫和曹唐的诗虽为写鹰和马,但有深刻的寓意在,所以称为“有人”;袁凯的《白燕》虽为咏物名作,但仅意在穷形尽态,所以不足取。赵执信本人的咏物诗也大多托物寄兴,抒写怀抱,这首《咏风鸢》就是最典型的一篇。赵氏因《长生殿》案牵连而在朝中被革职除名,后半生过着隐居漂泊的生活,因而此诗中对依靠庸人援引而跻身朝廷者的讥刺与备受压抑的才德之士的不平,显然都基于他本人的亲身体会,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咏怀旧游十首(选一)·张问陶
下一篇:一蚊·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