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庭坚
王荆公书字,得古人法,出于杨虚白。虚白自书诗云:“浮世百年今过半,较它蘧瑗十年迟。”荆公此二帖近之。往时李西台喜学书,题少师大字壁后云:“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西台真能赏音。今金陵定林寺壁,荆公书数百字,未见赏音者。
——《山谷集》
〔注释〕 杨虚白: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属陕西)人。晚唐五代书法家。笔迹雄强遒放,尤工颠草。 蘧瑗:春秋卫人。字伯玉。《淮南子·原道》载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李西台: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宋初书法家。曾前后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 少师:即杨凝式。杨曾官太子少师。
王安石是位大政治家、学问家,也是个杰出的诗人。他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而受诬千载。对这位有强烈的个性的“一世之伟人”,他的同时代人究竟能了解得多少呢?黄庭坚在这篇文章中,叹息王安石的书法“未见赏音者”,恐怕还有言外之意吧!
王安石的法书,传世不多。从现存的墨迹本《过从帖》来看,王安石的字信笔写来,而流畅飞动,不是寻常规矩可以束缚得了的,自然也就不被俗人所欣赏了。山谷是位有独特眼光的鉴赏家,他赞美王安石的诗歌,说它“脱去流俗,不可以常理待之”(《跋王荆公禅简》),又赞美王安石的书法,说它“书法奇古,似晋宋间人笔墨”(《跋王荆公书陶隐居墓中文》),可知山谷是以王安石的“赏音者”自命的。
王安石的书法得力于杨凝式。杨凝式人称“风子”,纵诞不羁,有类颠狂,据说他久居洛阳,多游佛道祠庙,遇山川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黄庭坚到洛阳时,曾遍观僧壁间书,以为杨凝式书无一不造微入妙,当与吴道子之画合称洛中二绝。王安石的书法,多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其艺术情趣,实与杨风子相近,作为大书法家的山谷,是能领会到这一点的。同时的书法家米芾也是位狂士,他说:“文公(王安石)学杨凝式书,人鲜知之。余语其故,公大赏其见鉴。”可见艺术家的真正赏音者还是有的。
世间最怕的是偏见。理学家张栻说:“平生所见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不知公安得有如许忙事。”(朱熹《跋韩魏公与欧阳文忠公帖》)朱熹由此而推出王安石“躁扰急迫”,并感叹地说:“书札细事,而于人之德性其相关有如此者。”朱氏之论,则未免借题发挥,厚诬前人了。
上一篇:《题王甥尹玉梦花楼·〔明〕张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题画(四则)·〔清〕金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