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
某启。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慰喜忘味也。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住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便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故人相知者,即以此语之,余人不足与道也。未会合间,千万为道自爱。
——《苏轼文集》
这封信写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正、二月间,时东坡在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贬所。僧道潜,号参寥,浙西於潜人,神宗元丰元年(1078)携诗卷到徐州见东坡,大蒙赏识,相与唱酬游赏达三个月。东坡谪黄州,参寥自吴中不远数千里往访,留居雪堂,相从逾年。以后东坡知杭州,为他改建孤山智果院,使为住持;调任赴京,临别赠词有“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之句。绍圣元年(1094),东坡被人指摘任中书舍人时所撰制诰有“讥讪先帝(神宗)”之语,贬到惠州,参寥即遣专人探问,参寥自己,随后也被人寻摘诗句中有“刺讥”,勒令还俗,与东坡也可谓“同病相怜”了。
从以上简括的叙述中,知道了参寥同东坡的交往之久,志趣之近,情分之深,则当东坡此时遭际、境况极不堪时,能自杭州遣“专人远来”,确乎令人十分感动。参寥自认为当然,东坡则出乎意外,为之“数日慰喜忘味”,诚然诚然。东坡同时有诗,题云:“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予未尝一日忘湖山也。”身处逆境,他更从未忘记杭州友人。“相忘于江湖”,谈何容易呢。
以下东坡对参寥叙述他的近况与心境,情况一笔带过,不去多说。谈思想感受处,也只是说些“淡话”,然而充溢着东坡式的达观和幽默。他把自己被贬谪、限制居住地、虽挂着一个官衔却“不得签书公事”,比作退院的老和尚。退院,即卸去寺院主持职务。小村院子、折足铛、糙米饭,极言生活陋薄,但他“便过一生也得”!这与另外一处比喻同此风趣。《与程正辅书》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说妙理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大劫之余,一切看得开了。这是说“生”。
其次,是“病”与“死”的问题。岭南有瘴气,最为北人所惧。东坡《到惠州谢表》有云:“但以瘴疠之地,魑魅为邻,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对皇帝要写得可怜点,说自己怕死得很;对老朋友就可以直抒心曲,说死并没有什么可怕了。信中“北方”云云,“京师”云云,讲得很彻底,也很坦然,又很诙谐,希望老朋友“闻此一笑”,可以免忧。东坡初时并不是对死毫无恐惧的。他被逮赴御史台狱时,狱吏诟辱通宵,自忖不能堪,必死狱中,有“魂飞汤火命如鸡”之叹。当时不知陷阱深浅,怕连累戚友,又记挂亲人,怀念故山,有种种思想负担。经历黄州、惠州两次贬谪,饱经忧患,学会了以佛老思想排遣苦闷,得失荣辱不系于心,对生死不再挂怀;不久又贬儋耳,与王敏仲书言:“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视死如归,竟没死掉,熬到了北返的日子,何尝不是心地宽阔有以致之呢?
上一篇:《与元美先生·〔明〕屠隆》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与吴质书·〔三国·魏〕曹丕》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