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琬
马驾山在光福镇西,与铜井并峙。山中人率树梅、艺茶、条桑为业,梅五之,茶三之,桑视茶而又减其一。号为光福幽丽奇绝处也。
予入山,与诸子循邓尉之阴前行数十步,辄有平原,曲涧回流,倒影澄澈见底,心稍稍喜。于时游人舆者、骑者、屣而从者,不绝于道。既至山麓,则其境益奇,界以短畦,藩以丛竹,阴森蔚荟。裁通小径,不能受舆骑,率皆舍而徒步矣。前后梅花多至百许树,芗气蓊勃,落英闠,入其中者,迷不知出。稍北折而上,望见山半累石数十,或偃或仰,小者可几,大者可席,盖《尔雅》所谓“礐”也。于是遂往,列坐其地,俯窥旁瞩,濛然然,曳若长练,凝若积雪,绵谷跨岭,无一非梅者。加又有微云弄白,轻烟缭青,左澄湖以为镜,右崇嶂以为屏,水天灏溔,苍翠错互,然则极邓尉、元墓之观,孰有尚于兹山者邪?
惜乎地深且远,莫有治庐其址者,故不能信宿于此以穷其幽、尽其变,此则予之恨也。马驾山不载郡志,或又谓朱华山云。
同游者刘天序、潘慡,门人句容王介石及儿子筠。
——《汪钝翁文钞》
〔注释〕 马驾山:在光福西碛山东,铜井山南,向未有名,山皆不高,四面皆树梅。清康熙间巡抚宋荦题“香雪海”三字于崖壁,其名遂著。 铜井:即铜井山,又名铜坑山,在西碛山北。有铜坎十余穴,相传东晋、刘宋间凿坑取沙,煎之成铜,故名。 邓尉:即邓尉山,在光福镇南,相传东汉邓尉(一作大司徒邓禹)隐此,故名。邓尉山与其南之玄墓山相连,通称玄墓山或邓尉山,山人以圃为业,尤多树梅。 蔚荟:草木繁密。 裁通小径:指在浓密的山木丛草中开通的小路。 芗气蓊勃:指梅花透发的香味浓郁。芗:通香。蓊勃:盛貌。 落英闠:掉落的花瓣缤纷相牵。 礐:《尔雅·释山》:“山多大石也。” :白也。 灏溔(hào yāo):大水貌。 元墓:即玄墓山,亦称元墓山,相传东晋郁泰玄葬此,故名。
清初古文三家之一的汪琬好游,认为:“诗文之道,虽古今人常不相及,而要之以好游而益工,则固千载已来雄才杰士之所同也。”(《计甫草中州集序》)在他闲居苏州的20年间,遍访吴中胜迹,写下大量的诗文佳作。汪琬更喜探奇,当人们都以邓尉赏梅为习俗时,他偏偏找了个连山名也不清楚的去处,留下了这篇别具一格的游记。
马驾山,作为吴县胜地光福众山中的一座,就其地形、出产而言,似乎并不起眼,因为光福山民都是以“树梅、艺茶、条桑”为业的,汪琬只是强调马驾山人中种梅的占了半数,来突出此地梅花之盛。但要称得上是“幽丽奇绝处”,还须展示它的独特面目,《游马驾山记》正是通过作者的游踪,揭开了马驾山的面纱。
上马驾山,当然首先为了观赏它的梅花盛景,汪琬笔下的梅花,近而赏之:“芗气蓊勃,落英闠。”群树叠障,香浓色错,竟令人“迷不知出”。“迷”字意蕴双关:置身梅树丛中,难辨方向;醉心梅花仙境,流连忘返。远望马驾山之梅:“濛然然,曳若长练,凝若积雪,绵谷跨岭,无一非梅者。”花雾弥漫,白茫茫满山遍岭,以“长练”状其高低起伏,以“积雪”言其铺天盖地,这种动静结合的梅花奇景,极为壮观。借助电影般长、短镜头的交相显现,使读者得以全面领略马驾山的梅景。
马驾山探梅所得之独特景观,是与马驾山本身的山光水色密不可分的。作者将探梅与游山看作是一个平行的过程,以梅来衬托山,又以山来展示梅。汪琬一行由邓尉山北登马驾山,开始因山路平坦,“游人舆者、骑者、屣而从者不绝于道”。作者叙述轿舆充塞,人群杂沓的山路,而没有提及梅花,也就是无暇细看的缘故。随着一路上零落的田畦、丛生的竹子不时阻道,游人不得不弃舆骑,徒步前行。特定的马驾山奇境,给行路带来困难,却给置身梅林、细玩梅花创造了条件,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探梅。山间小径,可得梅之近观,而山石横列,正好使游人登石望远。半山腰几十块“小者可几,大者可席”的山石,形态各异,平可罗人,这本来是马驾山自然风光的得天独厚处,无意中却让汪琬等人休憩其上,不受遮拦地极目远眺。开阔的视野与前面盘结的小道恰成鲜明的对照,所得之景也各有千秋。而山间“曲涧回流,倒影澄澈见底”,也给梅景增添了几分姿色。可以想象,遍树梅花,与茂密的竹木,累累的巨石,倒映在晶莹的山涧水面上,并伴以潺潺水声,该是多么的动人。色彩美与声音美的高度和谐,可算是马驾山的又一绝。
游记的妙处还在将马驾山置于光福地区的大环境中来展露它的“幽丽奇绝”。在吴县西部群山中,马驾山不算高,交通不便,游人较少涉足,康熙以前的郡志甚至找不到“马驾山”这一山名,称作“朱华山”者有之,误作“吾家山”者有之(见《光福志》)。但是,像汪琬那样一旦身临此山,就能看到淡淡的白云,缭绕的炊烟,左有太湖为镜,呈“水天灏溔”之势,右有玄墓为屏,现“苍翠错互”之景。在如此空旷壮美的自然界外物的笼盖烘托下,“迷不知出”、“无一非梅”的马驾山梅景,更显得幽深迷密,引人入胜。难怪汪琬将此山推为“极邓尉、玄墓之观”而无与伦比的游览胜处,也难怪以后他的好友江苏巡抚宋荦欣然题写“香雪海”于崖壁,使马驾山名声大作。
汪琬自称异人,又偏爱异景,随着马驾山景观的渐入奇境,汪琬从开头的“心稍喜”,到后来以“不能信宿于此以穷其幽、尽其变”为恨,这种情因景移的写法,也是《游马驾山记》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游西陂记·〔清〕管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游黄溪记·〔唐〕柳宗元》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