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女豪》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思绮斋藕隐著。十六回。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六月初版,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发行。卷首有作者写于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立秋日的《中国新女豪弁言》。
书叙黄帝纪元4650年九月重阳,京津一带高等学堂三万多学生于京城大校场召开运动会。有男女各一名获最优奖赏。男名任自立; 女名黄人瑞,小字英娘。任、黄二人相互倾慕,结为异姓同胞,于男女平等的议论中所见尤为契合。临分别时,任自立勉励英娘: 在二十世纪中做一个轰轰烈烈的女丈夫。
是年十月钦派英娘出洋留学,入早稻田高等女子学堂。任自立亦被学部送至德国陆军大学深造。清明节时,中国女留学生在东京聚集一千多人,成立恢复女权会,投票选举华其兴为会长,辛纪元为副会长,英娘为顾问。会后决定把和平和强硬两种争取女权的办法,函知全国女学界,请大家选择施行。此时,中国驻日公使李伯琢察知风声,立即决定镇压。英娘等闻讯后,争相承担责任。最后辛纪元力劝华其兴回国,由她出面周旋李钦差。因英娘为钦派留学生,李不便得罪,单把辛纪元先行起解,交地方永远监禁。辛不堪解差凌辱,跳海而死。一时中国女留学生界大为哄动。英娘力劝众人屏息以待,却被误为临事畏祸,有始无终。
华其兴潜归汉口后,知辛噩耗,一心要求复仇。后得到爱国会帮助,返归东京,用计毒死李伯琢,自己亦殒命。众人遂为辛、华开追悼会,英娘在会上力陈女权会目前需从振兴女学及女子自治入手,令众人改换方针,免蹈覆辙。大家赞成,误会乃消。
恢复女权会改为妇女自治会,英娘被推为会长。根据建议,英娘起草了呈递学部于全国增设女学堂的禀稿。此时妇女争自由风潮尤炽,众议员都说应按黄人瑞所奏,兴办女学。是年九月初十皇上大婚,宴会中各国钦使夫人、小姐盛赞中国女豪杰黄人瑞,皇上大悦,又批准英娘发起的在武汉创办女工传习所的建议。顿时各省妇女办学、办工接踵而起,举国若狂。不久皇上又命英娘出洋考察,英娘游历美、英、法、德、波斯等国,除收集女工材料外,亦调查各国对待妇女的法律和妇女权利的范围,以为中国妇女将来之用。在德国,英娘与任自立久别重逢,亲热异常。适逢俄国妇女发动暴动争取选举权,中国驻俄公使扬国威撤到柏林,英娘乘机激他上书,奏请皇上许中国男女平权。
英娘奉命出使后,汉阳警察署侦探在汉口女子传习所总理林大节处搜出华其兴照片及往来信件,立即电奏朝廷。于是英娘一抵上海,即被解往湖北,国内外闻之哗然。皇后替英娘辩解,称她为海内第一个女豪杰。恰好波斯国使臣出访中国,国书中力赞黄人瑞,皇上深受感动。其时扬国威亦电告俄皇已许全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皇上遂令议院讨论,议员三分之二以上赞同开放女权,皇帝于是谕旨释放英娘、林大节,并允许妇女有自由结婚之权。
英娘获释后,被皇上嘉奖,着监督京城女工艺学堂,又获准与任自立结婚。任此时也已学成归国,补授陆军第二镇参领。不久,皇帝颁令: 除政治、军役两端不许妇女干预外,皆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内忧外患的加重,无数仁人志士敏感地察觉到这个古老的帝国大厦将要崩溃的消息,转而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富国强种的道路。他们以欧美各国为参照系,抨击时弊,提出革新图强的方略,企求使中国与世界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步。妇女问题,在当时亦被作为中国落后的一大痼疾提了出来。作为批判的武器、战斗的呐喊,近代著名的妇女小说《中国新女豪》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酝酿产生的。它以史传般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本世纪初叶风起云涌的中国妇女运动,塑造了一代新女性的形象,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书写了独具异彩的一页。
《中国新女豪》的艺术视野是开阔的。作者在一种世界性的整体思维中,揭示了中国妇女苦难的命运,以及她们的觉醒和抗争。几千年来,中国妇女一直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到了晚清,她们的生活更加悲惨了。湖北汉阳府的女学生贾文波才貌超群,竟因此招来灾祸。富商之子尤伯良不学无术,贪婪好色,屡次到贾家求婚不成,恼羞成怒,贿通地方官,诬告贾文波为罪犯,迫使贾外逃,其父母亦被拘禁。真正的罪犯尤伯良到处扬言:“这事非得贾文波自行投到我家,任我取乐,不能轻易消案。”官府和恶棍沆瀣一气,法律失去庄严的效力,坏人猖獗到了极点。这便是晚清社会黑暗的一幕。小说还多处写到妇女婚烟不能自主; 出嫁后受公婆和丈夫虐待; 有的甚至被卖为婢女和娼妓,过着非人的生活……种种禁虐,为世界所罕见。
然而,历史毕竟已经进化到了近代,民主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不能不冲击着古老的中央帝国。许多中外有识之士都痛切感到: 中国男女地位不平等,妨碍了国家的富强。美国使臣博克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重男轻女,使中国不能够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清政府驻日公使请求日本文部大臣儿玉协同镇压女权会时,儿玉断然拒绝,反而说:“女留学生设立的会,乃是于贵国的前途大有利益的。”英国钦使夫人会见了皇后时亦感叹:“中国歧视妇女的积习,使中国陷为半文明国。”国内也不乏这样的识见之人,中国驻俄公使扬国威就是一例。正是伴随着这种世界性的 “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国内要求男女平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广大妇女开始觉醒了,以她们所受的压迫之深,引发了更为强烈的变革愿望。小说写道: 在新思潮影响下,湖南衡州某村妇女,竟仿照美国卡古埠妇女的办法,成立“制夫会”,其章程完全仿照卡古埠的旧制,可见中国妇女是多么急于摆脱身上的枷锁! 在某些地区甚至激发为暴动。安微绩溪县务农的妇女,因为警兵误拘寡妇一案,纠众数万,拥入县城,放火烧毁警察署和地方裁判院,杀了警察长以下三十余人。这确乎是一个罕见的实例。中国妇女向以柔顺著称,她们以暴力求解放的壮举,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妇女问题的严重性。
黄英娘正是在奔腾激越的历史洪流中涌现出的一位时代的弄潮儿。她从闺中少女成长为干练泼辣的妇女运动领袖,这一艰难的历程本身,就使黄英娘的形象具有了崭新的意义。
英娘出身于一个高级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在她十四岁完成普通教育后,就要把她留在家中,“教她些妇道,日后好替她选个东床快婿,依靠终身”,但天资聪颖、志气高超的英娘不愿再走世代妇女所走的生活老路,却以顽强的自立意识开始了她的人生抉择。不久她考上了设备最为完善的辅圣女子学堂,在那里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各种体育竞技,不到一年成为班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因此,黄英娘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表明了她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价值观的蔑视。
在北京开运动会期间,英娘爱上了才华出众、膂力绝伦的任自立。但他们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又遭到英娘的父亲——性情拘古的黄选万的断然反对。黄选万表面上以宪法不允许男女自由结婚为由,实际是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专制地位。经过求学、恋爱两次风波,英娘意识到: 妇女权利的丧失,不是关系到一个人而是关系到整个妇女世界的大事。她决心暂时抛却个人的婚烟纠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妇女解运动中去,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里英娘的思想经历了一次飞跃,斗争的意志更加坚定不移,从而奠定了她作为一位妇女运动领导人所必备的政治素质。
来到日本后,英娘亲眼目睹日本女子的自由之乐,又被日本女教习嘲笑中国的话所刺激,更加激发起改变中国妇女命运的斗争热情。这时她所接触的人物,大多是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民主意识的女留学生。她们虽有一定的不满情绪,但还没有自觉地把这些不满情绪凝聚为一股斗争的力量。英娘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启发她们团结起来,并通过她们去影响他人,壮大声势。东京上野公园附近大餐馆的聚会,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于是再经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回去一宣传,甚至连横滨、大坂等地的中国女学生也踊跃起来。经过充分的酝酿,“恢复女权会”在东京成立,东京遂成为中国女权运动的一个中心。由于华其兴,辛纪元二人直接筹办会议,英娘较少露面,因而辛、华当选为正副会长,英娘担任顾问,但她无心计较这些。恢复女权会成立后,即着手开展工作,决定以和平和强硬两种办法,函知全国女学界,请大家选择,然后施行。不久女权会通过的致内地学生的信稿中措辞十分激烈。英娘敏锐地注意到,在运动的初期,即采取强硬的手段,很可能导致流血的惨剧。但英娘的意见没有得到众人的重视。果然,女权会的种种过激行为引起驻日公使李伯琢的警觉,作为封建势力的鹰犬,他本能地决心把这股要求女权的民主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辛纪元遇难后,众人又要盲动。英娘力劝众人屏息以待,又被认为畏祸,都不屑与她交往。英娘默默忍受着被误解的痛苦。不久华其兴以暗杀手段除掉了李伯琢,自己亦殒命。国内外反动势力猖狂反扑,中国妇女的处境更加恶劣了。有鉴于此,英娘乘盖群英等人替辛、华开追掉会之机,果敢地站出来,阐明恢复女权必须从振兴女学及女子自治入手,免蹈辛华二人的覆辙。英娘在这里抓住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指明了当前妇女运动的努力方向。长期以来,广大中国妇女被剥夺了从事社会劳动的机会,靠男人供养,因而不得不在其它方面仰承男人鼻息,唯男子是从; 另一方面,统治者长期推行的 “三纲五常”等封建说教,束缚了妇女的心灵,使她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男人的主宰地位。在当时环境下,英娘提出这一方针,还具有高度的策略性。从基本的工作入手,可以暂时藏起锋芒,避免与男权社会的直接对抗,可以在一种温和的改革中逐步达到最后的目的。到这时,英娘受到任自立的启示,又在斗争中逐步积累经验,已经成长为一名兼备革命性和灵活性的成熟的妇女运动领袖,因此,她的意见很快为大家接受,误会也顿然而释。
英娘担任会长后,把“恢复女权会”改为“妇女自治会”,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她提出的妇女自治十二原则,诸如 “宜有谋生糊口之术自养”、“誓不为娼妓”、“誓不溺女”、“不收受男子聘钱”等等,今天看来,仍具现实意义。此外,她还有效地在上层人物中进行活动。她通过文尚书上奏的联名折子,得到议会和皇帝的批准,由此海内女学大兴,而“女学堂愈多,那希冀收复女权的思想亦愈甚”,达到了思想启蒙的目的。她借皇帝大婚吉期上表祝贺,同时提出创办一个女工传习所,也得到支持。于是国内乃至南洋各埠妇女兴办实业,如潮如涌。经过不懈的努力,到这时英娘提出的初步设想已经实现。她不禁满怀信心地展望: “中国恢复女权之期,当不远了。”
这时皇帝又派英娘出洋考察女工,她听从文景苏的劝告,同时调查各国对待妇女的法律,以为中国妇女将来之用。英娘所到之处,皆受到热烈欢迎,这一方面与任自立的预先招呼有关,另一方面也证明英娘所从事的妇女解放运动已在国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与任自立交谈时,她曾设想让妇女采取强硬手段,争取平权,这说明英娘并不排除暴力措施,只是比较注意阶段性而已。英娘回国后,由于林大节事发,也被牵连逮捕。但这时妇女争自由的风潮已不可抗拒。随着俄国妇女获得选举权,中国皇帝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亦不得不释放英娘,同时允许妇女有自由结婚和与男子平等的权力。至此,英娘所奋斗的目标得到了最后的实现,她个人也在斗争中发展了爱情,获得了美满的归宿。
《中国新女豪》通过黄英娘这个人物形象向人们昭示了一条妇女解放的道路: 在正确的策略指导下,经过斗争,逐步获得妇女的权利。但是,作者对皇帝抱有幻想,这可能与当时的光绪支持维新、迎合历史潮流有关。另外,作者从进化论而不是从阶级论出发,因而不可能找到妇女受压迫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的私有制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在社会的总解放中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
黄英娘这个“新女豪”的丰满形象,是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刻铸而成的。首先,作者在人物身上倾注了强烈的情感,表达自己振兴女权、革除陋俗的热望,因而人物不可避免地罩上了理想的光环。英娘所活动的环境被相对地净化了。作为故事起点的黄帝纪元4650年,根据推算,约在公元1955年; 黄英娘游历欧洲,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也是本世纪九十年代才能实现的事; 至于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圣明的皇帝、喧嚣的议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则从未有过。作者把人物置于这样一个自我设定的 “理想国” 内,使现在与未来交错,实在与虚构混杂,意旨十分明确: “特宽以岁月,望诸立宪后之有志振兴女权者”( 《中国新女豪弁言》),黄英娘的形象也有求全之处。政治上她非凡的洞察力、卓越的领导艺术、雄辩的口才,个人生活上她始终得到任自立的倾心爱慕和大力支持,这些都不难看出作者的苦心经营。
其次,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擅长以环境和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以心理剖析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请看英娘东渡日本时的一段描写: “那妪 (女仆)是没有出过家门的,一见船开出黄海,吓得踡伏舱内,缩做一团。英娘虽年纪幼小,然看见那海波澎湃,一望无边,大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有时看见洋面上的海燕,随着船尾飞来飞去,自思这海燕尚有自由之意,岂俨然人类反不如这海燕?”书中这样的细腻刻画不在少数。
《中国新女豪》的结构严整细密。举凡前面提及的线索,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皆得到较好的照应。如黄英娘与任自立的恋爱,一直遭到其父的反对,待英娘从国外考察回来,黄父已把她许给一个乡绅之子。这一描叙符合人物拘古执礼的个性。又如秘密会成员甄同化在激励华其兴慷慨赴难时说:“你此去为吾国二百兆妇女建不世之勋,他年必有铜像长留宇宙,”小说结尾果然写甄善群、甄同化兄妹集资在襄河边为辛纪元、华其兴建立铜像。这里不仅是照应,还带有缅怀先烈的意味,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再如任自立、黄英娘第一次在陶然亭约会,最后其婚礼又在陶然亭举行,充满了乐观的情调。所有这些针脚细密的描写,说明作者在成篇之前已有一番深思熟虑的构思,落笔才能从容不迫,错落有致。这在不太注重情节的连贯性、结构的统一性的晚清小说中十分难得。
总之,《中国新女豪》是一部思想艺术上皆有独特之处的晚清小说佳构,值得我们细读品尝。
上一篇:《两晋演义》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下一篇:《九命奇冤》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