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点头》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明席浪仙 (天然智叟) 著。十四卷。包括平话十四篇。书成于明崇祯年间。最早的版本为崇祯金阊叶敬池刊本,卷首有龙子犹序,又有清重刻本。1935年,戴望舒据叶敬池本重排标点本,收入施蛰存主编的贝叶山房 《中国文学珍本丛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再版。1985年、198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吉林文史出版社分别据贝叶山房本出版了新的校点本。
这是明末清初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天然智叟的好友冯梦龙 (即龙子犹) 在 《石点头》 的序中说: “石点头者,生公在虎丘说法故事也。” 以 “圣僧说法,顽石点头” 名篇,清楚地表明了作者企图 “耸动世人之心”,“使凡夫俗子积迷顿悟”的创作旨意。但是它与那些忠实地阐释封建的伦理教义、读来让人废然思睡的拟话本相比,又冲破了陈腐说教的迷阵,使人读之难以释卷,思之颇受启发,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作者的创作意图本身是矛盾的。尽管他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笔调描绘了一些不合情理的残酷的事情,但毕竟还追求更为合理的生活,愿意看到社会的正气; 尽管作者煞有介事地鼓吹了一些封建统治者借以杀人的教条,进入创作时又能够从生活出发,敢于描绘真实的人生画面。所以,《石点头》虽是一部“劝善书”,却真实地奏出了朱明王朝末世社会黑暗、灾害遍地、战乱频仍、哀鸿四野的时代哀歌,再现了封建社会中 “天理” 对“人欲” 的压迫,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石点头》艺术风格鲜明。内容的真实性、残酷性;故事的传奇性、悲剧性;人物心理的变态性、行为的讽刺意味是其突出特点。“有奇事方有奇文”。《石点头》大多演小人物的奇事奇遇。十四篇故事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为求官而云游四方的士子;二、为贞孝铤而走险的节烈;三、为爱情而上下求索的比翼;四、为贪欲而性行乖戾的小人。只有《乞丐妇重配鸾俦》这一卷较难归类,直接宣扬了 “富贵在天” 的宿命论主题。
中国人 “官崇拜” 的心理莫过于对官的追求。第一类中所写的主人公都有一番在蹉跎岁月中因祸得福的巧遇。《郭挺之榜前认子》 中的郭挺之、《玉萧女再现玉环缘》中的韦皋、《卢梦仙江上寻妻》中的卢梦仙均是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念书人。郭挺之体貌丰洁,家道充足,却年年科考不中,三十多岁了,气恼之下将纸笔尽焚,游居在亲戚家中。韦皋亦是一个意气超迈的伟丈夫,无奈心性虽高,官运不通,为当西川节度史的岳父瞧不起,也负气出走,借读在朋友的后园。卢梦仙资质聪明,常爱卖弄浮夸,进京赶考时,因自鸣得意而误了考期,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索性与家里断了音讯,在外攻读三年。虽然三个人最终分别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愿望,但都付出了失信于人,良心不安的代价。于是认子、纳妾、寻妻,衍出三个曲折的故事。此类题材有助于人们了解孔孟之道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所谓君子之行的虚伪。第二种类型写孝行和贞烈。每每演出一幕家庭悲剧,篇篇笼罩着 “世事残酷” 的阴影。作者意在暴露人的感情欲求的丑,以彰扬儒家传统美德的美; 客观上却透露出人的感情欲求的真,显示出封建传统道德的假。而悲剧的最后承担者往往是无辜的妇女。《瞿凤奴情愆死盖》、《王孺人离合团鱼梦》、《侯官县烈女歼仇》中的瞿凤奴、乔氏、申图希光都有婚姻家庭社会恶势力虐杀、自己被强迫改嫁的遭遇。寡妇的女儿瞿凤奴品性端庄,为了遮盖母亲失节的 “丑”事,并完成自己从一而终的人生理想,嫁给了母亲的情夫刘三,婚后与刘三感情尚好。但她的招婿又构成了对族人财产的威胁,因此,族长和 “嗣子”便强行拆散鸳鸯,将她嫁给一富商为妾。势利的母亲和不负责的刘三不敢抗争,顺水推舟。年幼的凤奴只能将内衣密密缝结,以维护尊严。面对恶势力四面八方的摧残,瞿凤奴的路只能是一条,即悬梁自尽。烈女申图希光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惠娘子。无奈祸从天降,丈夫与 “贪食性懒” 的后母不睦,被恶邻姚氏挑起事端,中了坏人方六一设下的圈套,遂冤死在囹圄中。申图希光在被方六一霸占之夜,亲手割下了仇人的首级,为丈夫报了仇,自己和幼子也自杀身亡。南宋汴梁人王从事携妻往临安避难,谁知乔氏的美貌被奸人赵成看中,将其劫掠,与丈夫失散。乔氏拼死反抗,用头上的簪子将赵成的右眼戳瞎。后被赵成转卖给知县王从右为妾,度过两年光阴。乔氏的先前操守,后而顺从均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最后她虽然与丈夫团圆,但终自觉有污点,临死时无颜与丈夫合葬。《石点头》诸篇的大背景多写苛政、灾荒、战乱、兵祸。站在同一块倾斜的大地上,百姓个个自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恐惧、惶惑。社会的灾难破坏了家庭的安定,而妇女处在宝塔式的封建社会的底层。男子们逃避社会压力的办法往往以牺牲妇女的利益为前提。《王本立天涯求父》中的王珣起初被苛捐所逼,抛下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离家出走,后来为要逍遥,数十年不归。其子王原长成后,又弃含辛茹苦的母亲于不顾,外出寻父十二载。行前,他新婚妻子才过门三天。父子二人不顾妻儿老小的死活,一个要成佛,一个要行孝,也许能使内心获得暂时的平衡,从而心安理得。但这样就把连自己都难以承受的痛苦一古脑转嫁到妇女儿童这些需要保护的弱者身上,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私残忍的表现。再如 《江都市孝妇屠身》写唐朝安史之乱,连年欠收,百姓竟互相鬻卖,煮人肉为食。有 “孝妇”宗二娘为了成全丈夫的“孝道”,保全婆婆的性命,自愿将血肉之躯剁断在屠夫的肉台盘上,换来卖身钱与丈夫作回家的盘缠、养母的费用。在这里,妇女已等同于供他人充饥活命的牲畜。
第三类以爱情和两性关系为主题的篇目主要有 《莽书生强图鸳侣》和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前者是《石点头》中唯一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写员外小姐紫英去庙中为母亲烧香还愿,被会试举人莫谁何撞见,他一腔爱怜,遂起 “勾搭”之心,经过一系列想方设法的拦截和纠缠,终于使紫英冲破礼教的束缚,与他私奔而去。后者是小说中最为奇特的一篇。故事写文士潘文子,因生得美貌,被人垂诞,多人欲与之结为男风朋友。后与同窗王仲先结为金兰,倾心相爱,竟至淫奔,死于异乡。在封建社会里,乱伦莫过于通奸、私奔。即便是最大逆不道的,也还是男女情事。但此处却写同性恋,而且写从统治者直至平民中阴藏着的这种道德沦丧行为。不仅反映了封建道德观念的崩溃,而且谴责了统治阶级的丑恶灵魂。说明这种变态的腐朽的生活方式早已寄生在森严的封建道德律条上。
人物心理与行为的变态的描写在 《石点头》 中比比皆是,尤以第七卷《感恩鬼三古传题旨》、第八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最为典型。宋徽宗年间瑞州人郑无同演出的是一场我欲得不到满足便企图去剥夺别人幸福的闹剧。善门弟子仰邻瞻为避社会动乱,寄居在一寺中攻读。他做学问坚信“有德者天必有报,有学者天又怜其苦心。”谁知就在他躬身君子之行时,当朝贡举官汪藻起早已把状元的桂冠许给了旧好郑无同。汪藻起约郑无同去寺中透露题旨,不料被停在寺廊下棺材里的女鬼伊小姐听得,托梦告诉仰邻瞻。结果 “十年窗下,铁砚磨穿”的仰邻瞻一举中魁,而“根器浅薄,禀性又懒惰”的郑无同却名落孙山。眼见到嘴的肥肉被人叨去,郑无同忌妒得肝郁火旺。他先是装痴卖傻、胡搅蛮缠,继而又在报恩寺内大打出手,并疯狂地上奏皇上,诬谄仰邻瞻。一个成年人的我欲与现实相脱离,便会导致病态的人格。贪官加酷吏的吾爱陶又是一例。这个“衣冠中的强盗”,“纱帽下的窃贼”刚入贡举便以借盘缠为名搜刮乡亲。做了税务官后更是雁过拔毛,鸡过留蛋。不知多少人被他害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因为他劣迹昭彰,引起公愤,被罢官削职。可是他决不肯洗心革面,又开起了妓院,算计着既可赚钱又能淫乐的无耻生活。作者以漫画的笔法来写这两个歇斯底里的人物,可谓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对这两种人做了道德上的彻底否定。反映出濒临末日的朱明王朝的腐朽性、疯狂性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尖锐对立。笼罩着温情脉脉面纱的封建伦理的教义,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那些天良泯灭的人的道德彻底沦丧,有主持公道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对正常的 “人的大欲”的不近情理的剿杀。明代民歌曾经哀叹:“月子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妇夫同罗帐,几家流落在他州?”明代社会为什么愁多乐少,苦难重重?只能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结构中去寻求原因。《石点头》则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时代画面。
作者在艺术上有较高层次的追求,他不满足于改编前代故事,而是根据当代史实,进行了生动的再创造。在这之前,哪怕是典范性的拟话本 《三言》、《二拍》,也只是收辑修改历代民间作品。尽管其中有少量是作家自己的创作,但整个作品集在题材、笔法、风格等方面多有因袭原作的痕迹,创作风格、艺术质量并不统一。《石点头》不仅继承了话本文学的优良传统,而且汲取了史传、诗词、戏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长处,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在小说发展史上,《石点头》和 《西湖二集》、《十二楼》等作品一起最后完成了拟话本从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飞跃。作为作家文学,《石点头》在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一,承继发扬了史传文学实录的笔法,打破了 “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古老艺术传统,开始由写单一的、净化的人物性格向写多面的、复杂的人物性格起步。其二,用悲剧性冲淡了大团圆式中国小说、戏曲的套子。如前所述,这本拟话本集在内容上孕育着大大小小的悲剧,十四篇中即有五篇是在悲剧性的高潮中结局的。因此,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加强,传奇性有所减少。其三,从某些方面逸出了讲唱文学情节化的描写,从侧重于反映外部现象,扩展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四,是在整体上汲取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戏曲的审美意识,追求诗的韵味和舞台效果。这一切都是作家文学有别于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在某些方面,作者显然也受到了明代几部传世的著名长篇小说如《水浒》、《西游记》、《金瓶梅》 的影响。
就具体的表现手法而言,大量的心理描写是这本短篇小说集首先可以称道的。《石点头》不仅对主要人物,而且对次要人物都没有停留在外部情态描写,而忽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不少地方,内心的冲突是情节开展的主要动力。如第五卷中的女主角紫英本是个知书识礼、家教甚严的大家闺秀,当她封闭式的心初步受到爱情的冲击时,良知和本性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她以自我意识中的“文饰作用”企图让自己和别人相信自己的清白,可是在潜意识中却又为莫谁何的风流所倾倒。作者写出了她的内心矛盾和逐渐放开的过程,展现了她乍惊乍喜、有情无情、欲进辄止的心理情境,一步一步地把她的心中波澜推向高潮,直至使情节急转直下,产生突变,爱情获得全胜。作者善于体察入微地再现人物内心形象的细节和逻辑,有层次地把握内心活动的递进、转化的轨迹。如第三卷中的大孝子王原撇下感情盛笃的母亲,去茫茫人海中寻找从未谋面的父亲,他的不近情理,在作者笔下也不是毫无反映的。的轨迹。如第三卷中的大孝子王原撇下感情盛笃的母亲,去茫茫人海中寻找从未谋面的父亲,他的不近情理,在作者笔下也不是毫无反映的。下面是他在几个阶段中的心理活动。六岁时,他最关心的莫过于 “人家有娘,定有爹,我家爹怎么不见”这件奇怪的事。八岁时,奇怪变成了推论:“天下没有无父的儿子,我又不是天上东方朔,空桑中的大禹圣”。待到念书识理,自责心更油然而生: “我已一十四岁……终日讲论孝悌忠信,怎的一个父亲却生不识面,死不知其处……”十六岁时,他便在心里发誓:“我王原若终身寻不着父,情愿刎颈而死……”伴随着他的长成,他的孝悌的理念也合乎逻辑地发展到走火入魔的境地。作者还注意把握内心变化与外力作用的微妙关系,注意内心情境在神态上的映现,充分发挥小动作、小道具的作用。写宫怨题材的第十三卷,入手就写唐玄宗的宫女桃夫人在灯下做女工时萦绕纷呈的种种思绪。其中心内容的实质倒不是盼望“车驾临幸”,而是向往一种平民式的夫妻团聚的正常生活。思前想后,她不知不觉进入梦境。在梦中,作者以一种似真又假、似断又连的奇特情景,展现出她的种种颠倒梦想、恐怖挂碍的心境,将非人的宫庭生活在她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揭示出来。接着,便把她的心理活动与真实的宫庭生活结合起来加以描述。她的 “怀春”怨望,终于被揭发,几乎死于非命。可最终又意外地如愿以偿。这中间,恐惧、绝望、悲伤、惊喜等纷至沓来。毁灭感与重生感交互迭现,可以用 “心碎魂破”加以形容。这段唐玄宗遣嫁宫女的故事,本来很平庸无奇,因为有了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使之栩栩欲生。
其次,这部小说的肖像描写、景物描写打破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定型化、辞赋化的套式,也为小说增强了表现能力。请看在第九卷中对婢女玉萧的描写:
此时玉萧年方一十三岁,年纪稍长,身子越觉苗条,颜色愈加娇艳,唇红齿白,眉目如画,韦皋数杯落肚……冷眼瞧,玉萧在牡丹台畔,和着小厮,举纨扇赶花蝶儿,回身慢步,转折蹁跹,好不轻盈袅娜。韦皋……说道:“玉姐,蝶儿便扑,莫要扑坏了花心。”玉萧听了,心头暗解,未免笑了一笑,面上顷刻点上两片姻脂。遂收步敛衣,向花停立,微微吁喘。
这段肖象描写,以明丽的春光为背景,以牡丹、蝴蝶为陪衬,通过书中另一人物的主观感受在流动中渲染而成,生动地描画出了一个清秀、娇弱、刚刚懂事的女孩子。在视觉上留给人的是一种舞台的形象。再看第十卷中的景物描写:
一日,正值中秋。一轮明月当窗,清光皎洁。王从古在衙斋对月焚香啜茗,乔氏在旁侍坐。但见高梧疏影,正照在太湖石畔,清清冷冷,光景甚是萧瑟。兼之鹤唳一声,蟋虫络纬间为相应。虽然是个官衙,恰是僧房道院也没有这般寂寞。
这段景物描写,有时间、地点、人物,有光线、色彩、声响,而这一切又笼罩在一片浓重的凄凉悲哀的主观情调之中。时当团圆佳节,为什么这么萧瑟寂寞,这显然是正在思乡怀人的乔氏的主观心境外化的结果。拿这种描写与《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相比,具有同样的韵味和诗意。
再次,《石点头》中虽然不乏概念化、类型化的人物,但也有不少既无着意净化也无肆意丑化的典型。比如作者对几位“君子”和清官的描写就是有血有肉,真实恰切的。象第一卷中郭挺之是一个在他人困难面前能够“仗义疏财”,在弱者面前又有“恻隐之心”的君子,属正面人物。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忠诚与欺骗的自我背反,在心灵深处深藏着理智与情欲的矛盾。在内心冲突的消长和复杂环境的作用下,他的情感、行为表现或正或反,或美或恶的不同倾向,用“大好人”或“伪君子”来概括他的人格,似乎都不够全面。再象郭挺之的娘舅和第五卷的员外,按作者的描述都是清官。前者看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平民百姓卖儿鬻女时不闻不问,继续漠然地纵容衙吏催科逼租; 后者得知女儿跟随情人出走,为了掩盖丑闻,竟将一个无辜的丫环毒死,李代桃僵。这些描写不是故用反笔,而是看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又如写某些原来意在贬斥的人物,象第四卷中的刘三,作者也是按迹循踪,具现出他复杂的性格。对待爱情,刘三本是一种逢场作戏,缺少羞耻的人,偏偏遇上了瞿凤奴这样的忠贞不二的女子。当他吃了官司后,立刻象缩头乌龟似的躲回老家,见凤奴大怒,才前往作别。当他看到凤奴的态度是用 “彩线缝下左腋”,“非君来不解”时,大为震动,深愧弗如,以至痛恨起自己的卑劣来。为了报答凤奴,他产生了强烈要求惩罚自己的愿望,手起刀落,持刀自残……由于作者遵照了生活的真实,违背了初衷,自觉不自觉地把刘三写成了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反而使这个人物更加真切可信。
明末清初是唐宋以来逐渐成熟的白话中、短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在短短四十年左右,涌现出数以十计的作品专集,数以百计的单篇作品,攀上了话本、拟话本的艺术高峰。从总体上看,《石点头》未必达到了 《三言》、《二拍》的水平,但在小说发展史上,它占有一席地位,从某些方面标志着书面文学的成熟,说明了古典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提高。这种提高恰好为康乾时期一些小说巨著的问世做了铺垫。同时,《石点头》又是一部研究封建社会人性的极好参考书。
作为传世之作,《石点头》也有许多不可否认的弊病。诸如陈腐的说教、自然主义的描写,无不打上封建社会的丑恶烙印。这是因为作者的思想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也是拟话本小说本身所具有的供士大夫阶级和小市民阶层消愁解颐的功能所决定的。
上一篇:《白圭志》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下一篇:《禅真逸史》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