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佳话》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全名《西湖佳话古今遗迹》,通俗短篇小说集。题“古吴墨浪子搜辑”。有金陵王衙精刊本,首有康熙间自序。乾隆辛未(1751)会敬堂藏版杭州文翰楼发兑本。光绪年间上海文选书局石印本。1804年日文刻本,题《通俗西湖佳话》,凡四卷。1981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据金陵王衙本校点出版,题名 《西湖佳话》。全书十六卷,每卷一篇短篇小说。
《西湖佳话》记述了葛洪、白居易、苏轼、骆宾王、林逋、苏小小、岳飞、于谦、济颠、辨才、文世高、钱镠、圆泽、冯小青、白娘子、莲池等十六个杭州的著名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描写,反映了杭州西湖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作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记杭州的名人韵事,介绍西湖的人文景观。
杭州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湖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更因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形成的人文景观而著称于世。《西湖佳话》从七个方面对杭州的名人掌故作了介绍。
1. 记杭州的帝王。《钱王霸迹》写钱镠本是一个临安的私盐贩子,投军董昌后屡战屡胜,成杭州刺史,封越王、吴越王。李存勖灭梁建后唐,在五代十国的混乱中,钱镠建国自立,兴修海塘,发展农耕,杭州一带免遭兵革之灾。八十一岁终,嘱子孙善事中国,谋求国家统一。这位杭州的帝王,以“上尊朝廷,下仁百姓,保全土地,不遭涂炭”,受到杭州人的怀念与崇敬,立祠祭祀于西湖之上。
2. 记杭州的名将名臣。《岳坟忠迹》写南宋名将岳飞屡建军功,直至朱仙镇大捷。写岳家军势如破竹,沿途百姓欢声雷动的动人事迹。收复中原在即时,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字牌召还,岳飞在杭州被害,墓葬于西湖栖霞岭。与此题材相类的还有《三台梦迹》,写明代名臣于谦,从少年时在杭州的生活写起,记其后来为官公正无私,赈济灾民等许多惠政。土木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他重振朝纲,立景泰帝,守卫京城,大败来犯之也先,迎英宗还朝。最后,与岳飞一样,被诬杀害,归葬于西湖三台山。作品记述了这两位杭州的民族英雄,说明西湖并非只是花柳繁胜之地,在“西湖灵秀之气中,有正气为之主宰,故为天下仰慕不已耳”!
3. 记名刺史、名知府惠政于杭者。《白堤政绩》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重修六井、治理西湖、修筑湖堤等政绩。与之相类的《六桥才迹》写宋代大文豪苏轼两度来杭的事迹。被贬为杭州通判时,他度郑容等官妓落籍从良,题扇得钱为小民还债。神宗时再来杭州为知府,写他掘茅山之河受江潮,开盐桥之河受湖水,根治六井之湮塞及再治西湖等利民之举。杭人感白、苏二公之旧德,于孤山建白、苏二公祠。
4. 记杭州著名的隐士、高人。《灵隐诗迹》记初唐文坛 “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反对武则天称帝获罪,避祸于杭州灵隐寺为僧,与诗人宋之问吟诗联句,有 “楼观苍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等名句,为西湖山水、为灵隐千秋生色。《孤山隐迹》记宋代隐士林逋,经史百家无所不通,书画诗文皆有造诣。然恬谈自守,终身不仕。于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千古名句。小说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记述,以增添西湖的清气高风。
5. 记西湖上之名妓。《西泠韵迹》记六朝南齐钱塘著名歌妓苏小小。苏小小住西湖之西泠桥畔,性慧心灵,姿容如画。常乘油壁香车,往来湖畔,遇骑青骢马之少年阮郁,两人相恋。婚后三月,阮郁因父在朝有急变之事而离去,遂不复返。苏小小独自乘车于山水幽奇处遗怀,偶识鲍生于贫困之中,慷慨赠金助鲍生赴考。后鲍生为滑州刺史,再来拜谢时,苏小小因孤凄忧伤已死,葬之西泠。苏小小是“千秋具慧眼,有血性的奇女子”。西湖又添一份韵致。
6. 记杭州的名僧道祖。杭州之佛教始于两晋。吴越时有据可查的寺庙已二百余所。《咸淳临安志》载南宋寺庙四百二十余所,宋末更多。杭州自有“东南佛国”之称,这里高僧云集。《西湖佳话》 中有四篇是专记佛门大师的。《南屏醉迹》记南宋时净慈寺济颠和尚,佯作颠狂,嘲弄官府,折服权贵,专行善事,济困扶危,是民间信仰中半神半人的人物,非常成功的艺术典型。《虎溪笑迹》写北宋龙井寺辨才法师与苏东坡的友谊。《放生善迹》写五云山云栖寺莲池法师弃功名入佛门,在杭州修寺造池的功绩。《三生石迹》写唐代天竺寺僧圆泽与隐居于下天竺的李源结为知己,于莲花峰下石头上订“三生之约”。圆泽死前,嘱李源与圆泽转世之新生儿、十三年后葛洪川畔之牧童再相见。李源均如约,后结庐终老于三生石边。西湖三生石,遂成生死不渝的友谊的象征。写道教的数量不多,只《葛岭仙迹》一篇。晋代的葛洪是道教丹鼎派之祖,《西湖佳话》将他放在首卷。写葛洪弃家学道,每以仙术济人,记其晚年在西湖葛岭炼丹及八十一岁尸解成仙的传说。
7. 记西湖上流传的爱情婚姻故事。这方面写了三个故事,各具特色。
《断桥情迹》写苏州士人文世高与西湖边刘万户家小姐刘秀英在断桥边一见钟情。文世高攀树上楼约会,不慎树枝折断坠地而死。秀英悲且惧,自缢树上。父母不敢声张,合葬之。盗墓贼发墓时两人复活,逃至苏州成亲,后与父母团聚。这是一个颂扬自主婚姻的故事。但情节的偶然性较多,降低了感情的感染力。
《梅恨迹》写维扬女子冯小青才高貌美, 为杭州冯生娶为妾。大妻不容,囚禁于西湖孤山。冯小青读《牡丹亭》感伤身世,郁郁而死。这是一篇抨击一夫多妻制婚姻的作品,以悲剧结束,在同类冯小青题材的作品中文笔较佳。
《雷锋怪迹》是一神怪故事,以后发展为著名戏曲 《雷峰塔传奇》、《白蛇传》。这里可以见到故事发展的轨迹。小说中的白娘子对许宣、对爱情有挚着的追求,但她身上的 “妖气” 尚未净化。白、许爱情主题也欠明朗。许宣时常有想除掉白蛇精的念头,并主动找法海。法海用钵盂将白蛇压住后,“许宣又化缘而成了七层,使千载万载,白蛇与青蛇不能出世”。这说明作者的同情并不在痴情的白娘子一边。文章开头就说“雷峰一塔,考其始,实为镇怪而设”,故《雷峰怪迹》不过是一个 “镇怪”故事。这是白蛇故事发展中处于过渡阶级的一个文学现象,显示了它的不成熟和瑕瑜互见。
《西湖佳话》由帝王、名将名臣、名刺史、名知府而介绍了杭州政界值得怀念的人物; 由隐士、文人、名妓而介绍了杭州的社会名流; 由高僧、道祖而介绍了杭州宗教界的知名人士; 兼及风流佳话神怪传说,反映了西湖丰富的人文景观。
二、对杭州的繁荣兴盛,作史貌性的选述。
《西湖佳话》在 《白堤政绩》 中说: “西湖山水之秀美,虽自天生,然补凿之功,却也亏人力。”提出了杭州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天堂,主要是人的努力,即:“景物因人成胜概”的观点。事实上西湖本是一小海湾,秦汉时西湖南面大片土地尚在海中。随着钱塘江带下与海潮涌上的泥沙逐渐堆积而成陆地。杭州的繁荣开始于唐,与海上贸易的开辟有关。而杭州成为名城,则在吴越和南宋。杭州的繁荣,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固海堤,防御海潮的侵袭,这是杭州这块陆地得以保存的基本保证; 二是解决淡水源,使饮水问题、农田灌溉问题得以解决。这些是都市人口增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杭州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城市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再据湖山名胜的极大优势,从而成为天下名城。《西湖佳话》对这几个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1. 筑海塘以御海潮。浙江潮以其怒涛汹涌为天下奇观,然而它本是杭州之一大患。唐代就有:“数千万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等许多凶灾的记载。钱镠发动民工筑堤,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称“钱氏捍海塘”或 “钱氏石塘”,捍卫了杭州城的存在。杭州居民亦始从“盐卤之苦”中解脱出来,土地得以淡化,此为杭州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文天祥在《论五代史书武肃王事》中说: “筑塘射潮,非止一时之保安,实有千年之功德,洵堪百世之楷模。”对这样一件大事,《西湖佳话》在《钱王霸迹》中,以夸张的手法,写钱王射潮,向潮头射箭,不准其任意汹涌,以 “英雄之气,直夺鬼神! 即潮头被射时,恰似有知的一般,他不敢冲突到岸边,竟撤转潮头,霎时退去”。写钱镠不肯向潮神低眉,他的神威压倒了潮神,“自此以后,潮头奔来,绝不冲岸”,钱镠也因此被封为镇海节度使。作品不是以写实的笔触反映钱镠筑海塘之功,而是写他卫海塘之神威,赞美他与自然斗争时的大无畏精神和对杭州的千秋功绩。
2. 对治理水系的反映。
杭州本是海湾,水质咸苦,《西湖佳话》记唐初“杭州一带地方,还都是沮洳斥卤之所,居民稀稀疏疏不能生聚,何况山水”。大历年间李泌为刺史,始于城中凿六井,使居民免饮苦咸之水。五十年后,白居易为刺史,重修六井; 根据杭州“春多雨,夏秋多旱”的特点,大力治理西湖,筑湖堤蓄水,“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 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 (白居易 《钱塘湖石记》)。《西湖佳话》 的 《白堤政绩》,写白居易治理西湖,兴修水利,使 “百姓竟无荒旱之苦”。白居易离任时,百姓“皆来拥着马头相送”,白居易留诗告别,录有“惟留一湖水,与汝救荒年”句,写的就是杭州水系之治理。《六桥才迹》,再写北宋苏轼为杭州知府,六井己湮塞,西湖葑草丛生,满湖壅塞; 且江潮入市,多淤泥,为市民大患。作品写苏轼再疏浚西湖,修河道,分别疏导潮水及湖水。他们的功绩都是为杭州人民解决饮水及农田灌溉问题,使杭州成为鱼米之乡。由于治理西湖水系的是两位大诗人,他们在开发西湖兴修水利时,将西湖逐步修筑成美丽的名胜。加上他们又为西湖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给西湖以艺术美的价值,以至“竟天下闻西湖之名矣”。作品反映了西湖逐步繁盛并成为名胜之地的发展情况。
3. 反映西湖名胜景点的形成及掌故。
西湖在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逐步又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景点。《西湖佳话》叙述的正是许多景点的掌故。如《葛岭仙迹》,介绍杭州西湖宝俶塔西之岭之所以名葛岭,乃晋代葛洪于此修炼所致,“地借人灵,垂之不朽”,故岭以人之姓而得名。《白堤政绩》写白居易治理西湖时,又 “动了一片山水之兴”,“筑了一条长堤”,“又在长堤上,种了无数桃李垂杨,到春来开放之时,红红绿绿,绵延数里,竟象一条锦带”,于是游人不绝。这里交代了西湖“白堤”的缘起。《六桥才迹》写苏轼在杭再治西湖时,将“葑草去尽,筑了长堤”,“堤上造六桥,通水利以便游舫之往返”。六桥分别命名为映浓、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之两傍,都种了桃柳芙蓉”。这里交代了西湖“苏堤”的来历。其他如《孤山隐迹》写林逋种梅使孤山成观梅胜景; 《放生善迹》写莲池法师功德,交代三潭印月、湖心寺、云栖、五云山景色的掌故;《虎溪笑迹》写龙井寺; 《三生石迹》写天竺; 《南屏醉迹》写净慈寺; 《岳坟忠迹》写岳飞庙墓;《三台梦迹》写于谦墓;《雷峰怪迹》写雷峰塔;《西泠韵迹》写西泠桥……。如此种种,小说对西湖许多风景点的形成和掌故,作了历史的介绍和艺术润色。
三、《西湖佳话》 的艺术特色。
《西湖佳话》是一部具有地方志和导游书的某些特点的通俗小说。在写法上,系名胜景点与历史人物、著名传统于一体。从景色引出人物,再以介绍人物故事为主来介绍景色。
在写人物时,对每一人物都是有始有终地介绍完整的一生,但又不同于“本传”。《西湖佳话》中的人物生平,重点放在对杭州的贡献和与杭州的关系上。如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有成就的大文豪,但对他们的介绍重点,则是在杭州的政绩中,杭州的政绩,重点又在治理西湖的政绩,治理西湖中,又详写他们与白堤、苏堤景点的关系。又如《三台梦迹》写于谦,但他的政绩都不在杭州,因此作品以较多的文字写他生活于杭州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的灵慧与异兆,既突出了杭州的生活经历,又增加了人物的传奇性,最后写他归葬西湖三台山,仍突出了人文景观。
《西湖佳话》虽以历史人物为主,但不拘泥于史料,人物塑造上很有个性。如《葛岭仙迹》、《南屏醉迹》、《虎溪笑迹》、《三生石迹》、《放生善迹》都是写宗教人物,除葛洪外且都是僧人,但人物刻画各具个性。济颠之“俗”,辨才之“雅”,莲池之 “笃”,圆泽之 “挚”,葛洪之 “异”,无不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其中,尤以济颠形象最为出色,滑稽倜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西湖佳话》文笔朴素生动,文中亦多诙谐的趣笔。如写隐士林逋的生活,写他种了三百六十株梅树,将“每一树所获之利若干,便包一包,投于瓶中,以三百六十株所售之钱,作三百六十包。每日随取一包,或一钱二钱,当日便使一钱二钱;若止五分,便使五分。总以梅价之多寡,为日用支给之丰啬。”使林逋清贫的生活充满情趣,人物清雅脱俗的性格亦活脱而出。又如《虎溪笑迹》写辨才法师不愿与人应酬,立清规道: “殿上闲谈,最久不过三柱香; 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而苏轼来访,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恨相见之晚,不但超过三柱香,还留宿一夜。次日辨才送行,“说到妙处”,“忘其所以”,早已越过虎溪来到了凤凰岭下了,侍者提醒,二人不觉大笑,龙井遂筑“过溪亭”,对辨才清高而又豁达、傲世而又热情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描绘,对龙井及过溪亭的景点亦作充满雅趣的介绍。
《西湖佳话》受话本小说影响,情节结构完整,故事性较强,对西湖风物人情的描写颇能曲尽其妙,在古代“西湖文艺”作品中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就是在明末清初通俗小说中,也是一部较好的著作。
上一篇:《西湖二集》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下一篇:《警世阴阳梦》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