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忠公中西战记》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不题撰人,四卷二十五回,光绪乙亥年(1899)香港书局石印本,有引首,即“首回缘起”。第四卷为《各国风土始末记》,记英、法、俄、德、日本等国风土人情; 另有《苗子记》、《瑶子记》,记我国苗、瑶族习俗。
小说演述林则徐任钦差大臣,查办鸦片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第一回自康熙年间荷兰染指台湾,雍正嘉庆年间英国、葡萄牙肇衅澳门写起,又追溯鸦片输入之初,康熙年间作为“洋药”,当时有识之士就力主严禁。道光年间清政府设巡船揖拿,因为“时势败坏”,贪官如韩副将之流勾结洋商,用巡船私运烟土,以致局面不可收拾。
林则徐到任后,将贪官革职,又封锁省河,烧毁查获烟土,于是洋商气沮,人心大快。林公又下令,不准外国趸船停泊海口,凡货船夹带鸦片者一律充公,洋商立刻正法。各国商人依从,独有英国货船回国,停止贸易。接着,英国领事义律率五十七家在广州的洋商离开中国,并招来兵船,与水师提督关天培炮战。义律兵败,情愿依从禁烟规定,林公“不肯通融”,拒绝与英国通商。自此兵丁巡逻海口,缉拿私通洋人的奸细船,鸦片禁绝。英人不甘,命伯麦率兵船到来,林公率军至磨刀洋迎战,见船即烧,封锁虎门海口,英军未能得逞。伯麦见广东无隙可乘,福建邓总督也防备严密,就向浙江进发,攻占定海。浙江巡抚乌尔茶阿、提督祝廷彪不战而逃,反奏一本,诬林公闯祸、肇事,圣旨即下,林钦差、邓总督革职。
从第九回起,演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情形。两江总督伊里布任饮差,先至宁波,束手无策。伯麦统帅兵船至天津,向直隶总督琦善开列六条。琦善曲意迎合,到广州尽撤防营兵丁,向英军私馈牛酒。不意英军再度炮击,提督关天培多次请求琦善发兵,毫无结果,壮烈殉国。琦善虽被革职锁拿到京,但清军失机误事,节节败退。三元里百姓围困英军,广东义勇、义民奋起抗英,杀英军大将伯麦,可是靖逆将军反而率兵弹压义民。于是英军长驱直入,定海、宁波、乍浦相继失陷,有的守将殉难死节,也有提督、大臣屈膝投降,闻风而走。英军陷宝山,进黄浦,直抵镇江、南京。清廷惊恐万状,英将璞鼎查派人至天津议和,由尹大臣的跟班与英方“草草写了和约”。英方原只为通商,见和约有赔款割地条款,弄假成真,大喜过望。耆钦差与璞鼎查签订南京和约,从此中外通商的局面大变。其间林则徐离了广东,先是在浙江会办军务,又任河工,后竟充军新疆。
小说最后两回,写“和战余波”。正当和议之时,洋船两次进攻台湾,沿海义民将英军围住,台湾总兵达洪阿、道台姚莹率军斩杀详人,耆钦差恐有碍和议,竟称两人“冒功受赏”,请旨查办。各国头目愿为调停,但奕将军不明策略,在广州焚洋馆,杀美国人,使和议更对中国不利。小说结尾,则为 “贤奸结局”,林钦差、达总兵、姚道台“到底奉旨开复”,误国将军、卖国奸臣或伏法,或革职,或治罪。
全书演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褒扬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清政府在战争过程中首鼠两端、腐败无能,鞭挞那些贪生怕死,勾结洋人“发鸦片财”、奴颜卑膝的卖国贼,也无情地嘲弄了那些颟顸无知的文臣武将。书前的作者 “自叙”,称颂林则徐 “破洋艘,焚洋土” 的功绩,感叹林公既去,“洋人又复渐渐滋生”,“不数载而洋人遍于宇内矣”,“假今日复有如林公者,岂能使洋人之如是猖獗乎! 故是书之首,专述洋人之猖撅而叹我朝之柔懦。”全书主旨明确,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作者充分肯定了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肯定 “义勇”、“义民”的自发的爱国壮举,赞扬台湾沿海义民保卫台湾的爱国行动,痛斥清军将领 “弹压” 义民的可耻行径,正面歌颂了广大人民可歌可泣的抗英事迹,这在近代小说史上是不多见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这一历史悲剧作了深刻的反思,以激愤的笔调总结了历史教训。全书正是以反思和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演述鸦片战争失败经过的。作者在“首回缘起”说,“现在租界地面,都是外国人的世界了”,“外国人这种得志,也有个原委的……渐渐而来,其中有许多曲折,这就是原委。”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作者的这种反思的意味就越来越明显。例如,帝国主义敲开中国的大门,是“渐渐而来”的,特别是当初鸦片作为 “洋药”输入时,没有引起昏愦的清统治者的重视。鸦片泛滥成灾,是 “要钱的贪官,肇出祸来”;禁烟之后,他们又勾结洋商,名为巡逻揖拿,实则用巡船私运烟土。当英帝国主义挑起战争时,作者认为:“当年洋人,并不十分利害,都是中国官场自己吓杀。”象林则徐、关天培那样的文臣武将太少,贪生怕死“吃饭不管事”的太多,最高统治者畏首畏尾,致使时局败坏。作者沉痛地说: “可惜中国,只有一个林钦差……若使个个督抚同林钦差一般,今日何至于此!”清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抗英斗争加以弹压,视同洪水猛兽,作者也表示愤慨。又如,作者认为,当时广州的各国商人,有的没有参与肮脏的鸦片贸易,而当林公被革职之后,清军将领对洋人没有区别对待,焚洋馆,杀洋商,促使各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和议之初,琦善之流曲意迎合洋人,把防营兵丁撤走,使英军长驱直入,导致割地赔款。
总之,作者是从总结历史教训和反思的角度,演述整个鸦片战争过程的,这正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且看第十四回广州三元里义民抗英斗争情形:
却说那时广东省城,危在旦夕,将军参赞都没法奈何,只得差广州首府余保纯出城讲和,见了义律,义律回复道: “若要讲和,须要立刻赔还军饷六百万元,烟价还不在其内,香港另外再讲,限期五日内交齐银子!”那时将军参赞魂也吓去,便一口答应,立刻在城上竖起白旗。先向商家借了二百万元,再把藩库内银子一并盘出,尽数送到洋船。一面奏了一本,却不过含糊几句,只说 “津贴洋人兵费”,烟价、香港两层也不提起,因此皇上旨准了……咳! 中国时势败坏,都是这种逆臣,一味含糊说诳,因此外国人在中国许多无礼,许多得志……
洋兵上岸到处抢夺,广东百姓恨入骨髓。只因将军不用广东人充当兵勇,无可下手。这天,洋兵一千多名从四方炮台回到泥城,处处虏掠。到了三元里地方,百姓四面哄起,不下四千人,把洋兵围得铁桶相似,困在垓心。洋兵拼命冲突,只是无路可逃。这天被百姓打死洋兵二百多人,杀了他的大将伯麦,夺了他的令箭宝勅,枪炮无数。同时一片喊声,拿锄头的,拿棍子的,不下二三万人……这天义律在后队,得了信息,赶到三元里来救,又被百姓围住,顷刻越集越多。洋艘洋兵见头目被擒,定必扰乱,趁此大杀一场,杀退洋艘,声威便可大振……不料这几个没用的大帅,自己既不肯吃力,百姓们围住洋兵,他反要带兵来弹压百姓,倒把义律救了出去,咳!
这里节录的,是这部小说中议论较多的一回。先叙清军将领、地方官吏贪生怕死、屈膝投降的行径,再写广州义民的抗英斗争,爱憎何其分明! 在演述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往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直接评论一番,或表示感慨,或提出看法。为什么要采用这种 “叙事加评述” 的形式? 作者在书前序言中说得很清楚: 他要力求写得 “浑如白话,即农工商贾之人,亦一目了然”。
本书前九回,以林则徐禁烟、抗英事迹为主,颂扬他善于用兵,防务布置得宜,令行禁止,抗英坚决,寸步不让,英勇无畏,还能审时度势。第九回以后,林公被革职,局势急转直下,以至不可收拾。作者在后十六回演述战争进程时,处处与前九回进行对比,借以贬斥误国将军、卖国奸臣,称颂林则徐式的人物。例如十一回写琦善同义律在狮子洋谈判,“那琦善得意洋洋,立定主意把香港送了外国人,就此和议。” 岂料清廷因琦善未预先请旨,令其暂缓议和,作者接着写道:“那时洋将伯麦见和议不成,便下令进兵。这边急如星火,关提督连夜到省,请琦善发兵。可恨那老奸,还坚定不肯添兵。这年二月初五日,洋船趁风齐进,打破横档炮台,占住虎门炮台,关提督只带了手下二三百人拼死血战,可恨那琦善不发救兵,关提督竟死在枪炮之下。虎门炮台原是广东全省要隘,所有大炮三百多尊,前年林钦差所买的西洋大炮二百多尊,都被洋将所得……” 由于琦善的一意孤行,提督关天培殉国,林则徐用心血建成的防御设施也毁于一旦。可见,后十六回虽然没有林则徐出场,但林则徐无处不在。林则徐既是抗御外侮的榜样,鼓舞着中华英烈建立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林则徐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误国者和卖国贼的原形。作者构思的意图非常明显; 在林则徐革职前后造成不同的战争局面的对比中表现主题,从中汲取历史教训,发扬林则徐抗御外侮的精神,使 “林公之勋业传于后世” (见序文)。应该说,作者的这个创作意图是值得称道的。
上一篇:《最近官场秘密史》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下一篇:《株林野史》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