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传》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乳毕坚金著。乳毕坚金(1452——1507) 生于后藏娘堆地方的扎西喀呷。曾撰写了噶举派创始人马尔巴、米拉日巴及其弟子日琼巴等人的传记。全书分为两大部: 一、轮回世间大行之部,三章; 二、寂静湼槃大行之部,九章,以及后记。书成于藏历第七甲子的土猴年(1488)。刊刻问世后,辗转流传形成多种版本。1980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藏文新版;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刘立千汉译本。解放前就有蒙文译本,现已有英、法、日等文字译本。
书叙米拉日巴出生在一个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他和妹妹白达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不久父亲去世,立下遗嘱,请米拉日巴叔父姑母暂管财产,待其成人后便交由他管理,继承父业。然叔父及姑母将全部财产侵吞,从此孤儿寡母成了奴隶。米拉日巴长到十五岁,母亲请来亲朋邻里,宣读遗嘱,欲收回被侵吞财产,姑母不但不还财产,还大打出手。其母悲痛欲绝,决心节衣缩食送米拉日巴学习咒术,以报此仇。米拉日巴学得咒术,遂使叔父、姑母家房倒壁塌,除叔父、姑母外三十五人尽殁。事后米拉日巴失悔,欲求正法,到大德马尔巴大师处请求传法。马尔巴令其自筹口粮住处,并令其放咒降雹,惩处阻碍朝佛学法的抢劫者。后又令他在三个山上修房子,修了一半时又令其拆掉,土、石运回原处。米拉日巴谨遵师命,毫无怨言,得师传皈依法和戒律。马尔巴又令其在山顶修一十层碉楼,修到七层时,米拉日巴背上多处长疮,脓血流淌,每次大师给别人授法灌顶,米拉前去请求,均遭打骂。米拉日巴灰心已极,认为自己做下恶业,师父才不传正法。师母同情他送来滋补食品,令其休养,并代为请求师父传法灌顶,亦遭拒绝。因此师母偷出了上师的印章,写了信,推荐米拉到马尔巴的大弟子俄巴大师处求法。俄巴大师传法并叫米拉日巴在岩洞中观修,由于没有得到上师的允许,一直得不到验相。这时俄巴收到马尔巴为儿子成年和新屋落成举行庆典的邀请,师母托人带字条说可能受到灌顶,叫米拉一同前来。在众僧会聚之时,马尔巴怒目质问俄巴,为何给米拉传法灌顶,俄巴将信之事说出,师父听后离座欲打师母,师母逃遁。米拉正欲自尽,俄巴与众僧劝阻。马尔巴此时哀怜之心油然而生。从此向他授比丘戒,并为其授法、灌顶。一日米拉睡梦中见母亲和妹妹,眷恋之情顿生,求上师假释回乡,马尔巴赐法送行。米拉回到家乡,家中房屋坍塌,母亲已去世八年,妹妹也乞讨他乡。未婚妻泽塞带来食物看望,米拉日巴向她表示了自己今生永不涉世的决心。米拉前往扎迦达苏的岩洞中继续修炼。几年过去,衣服全部破烂,长期吃荨麻度日,骨瘦如柴,周身长出绿油油的毛来。他为了抓紧时间修行,不为衣食而寻求布施,终观修到可以幻化身体、离地飞行的程度。米拉圆满完成利乐众生的业绩后,来到镇地,当地一个有钱势的格西扎甫巴十分嫉恨米拉,在施主聚会上向米拉百般提问,欲羞辱米拉。米拉不向他还礼,当众回答了他的提向。扎甫巴设法报复,以贵重的松耳石为代价,叫其姘妇给米拉送去有毒的酸奶,米拉知湼槃时刻已到,为让妇人得到松石,吃下有毒的酸奶。遂后在曲洼向弟子传法后圆寂。
《米拉日巴传》讲述的是一位在西藏历史上占有显要地位的宗教大师的坎坷经历,以及最后即生成佛,修得正果的故事。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明确的,但也是消极的,正如在他的传记中所说,是 “为了给那些口说积聚福德,而实际却不按正法经教行事的王者、大臣、宦门豪吏以至平民百姓;那些虽按经教修法,但却不知实践深奥之要义,而只满足于词语之泡沫者; 以及那些虽已获得即生成佛之法宝而到彼岸,但尚需使其善业清净之格西等,以尊者喜金刚 (米拉日巴) 的传记作为楷模; 对于那些贪求王欲和人生者,作为苦修的楷模; 对于那些安于散逸者,作为专心修习的楷模; 对于那些怀疑即生成佛之妙法,而不愿实行深奥之修行者,作为已经成功之范例,引之相信正法真谛。”
然而作者始料不及的是,由于传记叙述了米拉日巴一家的苦难遭遇,以及他个人修习求佛的艰难,却构成了一幅当时西藏社会的历史画卷。米拉日巴(1040——1123)生活的时代正是吐蕃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分裂割据、战乱频起的时代,再加上天灾人祸,使黎民百姓处于极度苦难之中。米拉日巴一家所遭受的财产遭人掠夺、亲人不能团聚、被迫流落他乡,以至墙倒屋塌,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恰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作者主观上宣扬人生为苦海,但客观上却揭示并抨击了社会上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强吞别人财产致富的可耻行径。
米拉日巴的叔父、姑母便是典型的代表。当米拉的父亲在世时,他们都受过他的恩惠,并接受了嘱托代管其财产,然而当米拉的母亲准备收回其财产时,反遭凌辱和毒打,书中写道: 只见叔父姑母大骂,没见过他们的一厘金子、一合青稞、一斤酥油、一件有色的绫罗衣物、一只羊羔,说罢,鼻里嗤了一声,勃然离座,又是打响指,又是抖衣襟,又是顿脚说道:“当心点,说真话,这房子都归我所有!你们娘儿母子给我滚出去!”说着打了母亲几耳光,又挥舞着袖子打我们兄妹俩,这时母亲放声痛哭,倒在地上打滚,口中喊道:“他爹,米拉喜饶坚赞,看看我们母子的苦难命运吧! 你说死后要从墓穴中看的,今天是你看的时候了!”“我们两兄妹除了跟着母亲哭泣外,什么也不能做。”描绘了一幅在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社会中孤儿寡母的悲惨境遇,令人唏嘘,催人泪下。
同时,作品也揭露了某些宗教上层人士奢侈腐朽的生活以及他们剥削人民、欺压百姓的丑恶行径。如当米拉日巴的妹妹白达见到失散多年在岩洞中苦修的哥哥,只见他赤身裸体、骨瘦如柴,由于长年吃荨麻,遍身长满绿毛,白达异常悲痛、心酸,她劝说哥哥应该象罢日泽师那样,下坐重茵、上张伞盖,身裹锦绣,香茶美酒交饮,收受不可思量的供养财物,亲朋眷属全部受益。白达的话勾勒了一个贪图享乐鱼肉百姓的宗教大师的形象。更有甚者,文中最后还描叙了格西扎甫巴,他嫉恨米拉日巴的才学,进而怂恿娼妇毒害米拉,从而将这个伪僧人的卑鄙嘴脸暴露无遗。此外,米拉日巴学法时,由于没有黄金、财宝和牲畜来供奉马尔巴上师,只有为他做长期的苦役,这也反映了当时要想学法必要供奉大量钱财的社会风气。由此看出作品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名为传记文学,实为时代的画卷。
《米拉日巴》文字生动,情节感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尤为突出,例如对米拉日巴母亲的塑造可见作者艺术功底之深。其母名娘查迦坚是一位既重感情又恩怨分明的人。丈夫去世,她遵其遗嘱,听任财产由米拉的叔父姑母代管,既使忍受着 “吃狗食,干驴活”的奴隶的生活,也毫无怨言,在困苦中把孩子养成人,足见她对丈夫的忠贞。米拉成人后,遗产未收回又遭凌辱,她强忍悲痛送米拉从师学习。一天,米拉与老师到一户人家参加喜庆宴会,米拉喝醉了,老师让他拿着供养物先回去,他有一副好嗓子,喜宴上听到别人的歌唱,归途中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唱了起来,正巧这时路过自己家门口,母亲正在室内炒青稞,听到熟习的声音心中不解,想我们母子所受的痛苦,在人世间是没有的了,他不会唱歌吧?往外一看正是米拉,于是火钳丢在右边,搅青稞的棍子丢在左边,任青稞在锅中烧焦,右手拿着拨火棍,左手抓起一把灰,下楼时长梯子就滑,短梯子就跳,跑出门来,灰撒在儿子脸上,棍子打在儿子头上喊道:“爸爸,米拉喜饶坚赞,你生了这样的儿子,要绝后了,看看我们母子们的苦难命运哪!”随后即晕倒在地。米拉承认了错误后,她决定叫儿子去学习咒术,以报此仇。后来米拉果然修成施咒。当娘查见到仇人家尘土飞扬,哭声震地,高兴地跳起来,用一件破衣挂在一根木棍的顶端摇晃着喊道:“供养呀,祭祀呀!神圣的上师三宝!喂,乡邻们,米拉喜饶坚赞生得有儿子没有?我娘查迦坚穿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饮食,为儿子备办口粮求学,看呀! 是不是成功了? 当初叔父和姑母不是对我们母子说,人多就带人来打仗,若人少施咒术来害我吗?现在就是人少施的咒术……我留着这条老命不死,才有今天这个时机看我儿子演这样一幕戏法,看呀!我娘查迦坚可能还有比今天更高兴的事要出现哩?”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爱憎是那样的鲜明,她痛恨仇人,切望报仇,对儿子恨铁不成钢以至棒打,而当报仇目的达到后,她又狂奔呼喊,欣喜若狂。这一悲一喜的情节对照,使一个受尽欺凌的恩怨分明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此外,作品着力描写了米拉日巴学法坚韧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如写他在马尔巴处学经,由于没有财产供奉,只得长期服苦役,他忍受着上师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和虐待,甚至几乎丧命却从未灰心。最后为了尽快修成,他不为乞讨衣食而浪费时间,宁愿以荨麻为食,终于修得正法。米拉日巴是西藏僧人苦修得道的代表,他的一生是西藏僧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马尔巴上师的妻子,米拉的师母,是一位极其善良慈祥的妇女,她同情米拉日巴的遭遇,经常暗中帮助、安慰他,给他送好的饭食,为他上药医治伤口,甚至用自己私人财产让米拉做为供养学法。一次,她假借上师名义推荐米拉到另一位上师那里求得灌顶,被马尔巴得知后,险遭棒打。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藏族妇女的传统美德。
总之,《米拉日巴传》虽然宣扬了佛教的人生无常,用修行求得解脱的唯心主义思想,但为读者展现了11—12世纪西藏人民苦难生活的历史画卷,揭露了剥削阶级巧取豪夺、斯压百姓的罪恶行径,反映了某些上层喇嘛贪图享受,谋取大量钱财,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的客观现实,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西藏各阶层人物的群象。它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堪称藏族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上一篇:《空空幻》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下一篇:《绘芳录》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