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侠传》
【本书体例】
宋梧刚著。40回,24万字。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版。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被誉为“芙蓉国”的湖南省金银坪地区,出了一个奇童,小名“乖乖儿”,聪颖超群,文采飞扬。只因家道衰败,与孤母相依为命,不想又遇贼人迫害,遂遵母命弃文从武。原姓余,更名为“精武”。
余精武为学得绝世武功,不惜张榜求师,招来自然门师祖徐矮师。八年苦练,他将这峨眉异人传授的上乘武功练就得炉火纯青,并得“自然门精义”。
艺成之后,他凭一身绝技行走江湖。
精武身肩重任独镖走西南;初试锋芒在绝虎山;痛打了欺民霸世的“铁头儿”;铲除号称“高原大煞”的黑店主;救出被劫持的弱黔女……从此名扬西南,却也激怒了嫉贤妒能的绿林群贼。
“四大天王”为争夺美女,围杀大侠。精武有勇有谋,运用自然功绝技,血刃四贼。押宝送至春城大理,游侠的豪情已人所共仰,盗贼们则闻风丧胆。
二次走镖,精武为“永胜镖局”做事。总头镇西南杨威私下妒嫉他的武功,为扫除障碍,设毒计加害精武。大侠与镖局中的五人共走西南,过了小九重、黑水渡,又到大九重。路遇种种险恶,一一攻破。同行的镇西南手下镖师马上飞,因仰慕大侠为人,说出了实情,却死于乱箭之下。为报此仇,精武深入虎穴,攻败垂成却中了毒箭。绝处逢生被药农救活。
然而豺狼当道,魑魅横行。精武觉得只手单拳已不能打尽天下不平。他痛感个人行侠之路的艰难。受师傅启迪,应考留学,东渡日本寻求济世良方。结识了宋教仁,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环球宣传革命。震慑保皇派,教训了黑手党,击败了美国拳王,并教习众华侨子弟,显威欧美……终于被誉为“东方大侠”。
《史记》中有一篇《游侠列传》。而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焉”。那么,也就是说,真正的游侠,必然具有不失信,不背言,而能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的条件,才能当得起“尚义任侠”四个字。《游侠列传》中的朱家、郭解的仗义行侠,都是脱人于厄而不求知,救人于难而不望报。
《东方大侠》中的余精武,即是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大智大勇的侠士,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一个清末民初的爱国志士探求光明,报效祖国的道路。
余精武的成长过程,与自然门武功的师祖徐矮师的教导密切相关。这个象貌奇丑无比的老者,教授精武的,绝不仅仅是练就一身钢筋铁骨的武功,而是潜移默化当中融入了自己对乱世沉浮的人生观。虽然他未亲口讲过这一道理,但五雷寺的住持智圆一语道破了天机:“贫僧知道你于师系沙门,艺学少林,深藏‘反清复明’之志。矮师虽属道家,可无论之丰祖师下山御敌,或是状元本师五岳访贤,爱国皆是一旨”。
余精武同时继承了矮师的武林道德。他知道假使一味好勇凶狠,恃强行暴,无原则地蛮干,那只是恶霸行为。相反的,真正的侠义之士,为的是除暴安良,天下公平。而“东方大侠”并未停留在这个基点上,他们目睹了种种邪恶势力相互勾结,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于是,大侠们重振武林,深究武学,为的是重振中华,寻求克敌制胜的道路。他们打击惩治的矛头,不仅仅指向武林败类、恶霸乡绅,同时指向凌辱中国人、不可一世的洋鬼子。这一点与现代武林史中的霍元甲、李小龙不谋而合。这便是特殊的环境下,时代赋与武林英雄们的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说,“尚义任侠”四个字已突破了侠士们的武林人格,而升华成为这个民族当时的共同国格。这也是所谓“救人于厄,振人不赡”的关键时候。
作者围绕这一“爱国”的主题,行文中自然流露出了对本民族山水人物的热爱。不但书名定为“东方”大侠,意在扬眉吐气。且满怀深情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四海风情。尤其对源远流长、神奇莫测的中国功夫的介绍,更是引人入胜。武术格斗场面紧张,拳路招数描写逼真,真可谓酣畅淋漓。
上一篇:《丑剑客》武侠小说鉴赏
下一篇:《两广豪杰》武侠小说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