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剑侠图》
【本书体例】
张虎山著。26回,32万3千字。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版。
清朝始建之初,至顺治皇帝登极,把一枚世代相传的国宝——“传国玉玺”失落民间。顺治在位十八年找了十八载,终如大海捞针,气极之下,假称“驾崩”,遁入空门,把皇位留给八岁之子爱新觉罗·玄烨,改国号为“康熙”。八岁顽童怎能支撑一国之政?故朝政大权被奸贼鳌拜所把持。鳌拜欺康熙年幼,独霸龙庭,且久怀篡位之心。他平时日串三宫,夜宿六院,已经玩腻了皇宫三千粉黛,竟想从宫外物色一位美貌女子来。于是派钦差五爪龙海里鼠以寻宝为名,前往江南选美。在九江海里鼠选中了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代美艳绝伦的袁雪姣。雪姣之弟袁三鹿为救姐姐出水火,在与海里鼠死命相拼不敌的情况下,被横刺里杀出的红娘子义女红梅女拔刀相助,二人合力斩除海里鼠。鳌拜得知钦差被杀,旋即派人缉拿凶手,袁三鹿竟陷囚中。为救袁三鹿,红梅女在萧美、小胜子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十七世玄孙岳乐等武林英雄的帮助下,大败海氏四虎,将袁三鹿救出。官兵败退九江,朝廷岂能善罢干休,众好汉异口同声,发誓要与大清朝做个对头,遂到九峰环抱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九龙寨休整。冬去春回,众人武艺大进,功非昔比。岳乐、红梅女、袁三鹿、小胜子义结金兰之好。
自群雄反了九江,朝野上下震惊,旨派豫亲王多铎带兵二十万,捉拿反叛,众人闻讯齐想退敌之计,忽听有人报红娘子被杀,红梅女当即昏厥过去,醒来后决意归山葬母,遂与袁、鹿、小胜子一道前往。原来这是贼子之计,诈言红娘子丧命,诳红梅女归山,好借机擒之。三人杀败伏兵,识破诡计,一气之下,想起国恨家仇,决定去京都杀了皇帝,围魏救赵,使多铎不战自退。三人披星戴月赶往京都,巧妙进得内城,大闹丞相府。不想此举加速了奸贼鳌拜篡权的步伐,意想借机摘取康熙头上的“八宝闹龙珠”,幸得辅政大臣遏必隆救驾。
鳌拜之女鳌凤仙姿容出色,武功超群,一心许配康熙,她深明大义,悖父事君,出污泥而不染,受到康熙青睐。鳌拜诡计多端,想借此挟制皇帝,欲趁机举行成婚大礼。紧要关头,老臣哈尔奴提起先王托孤之言:“日后太子婚典,皇后者,必是执凤扇之女也!”事有凑巧,那执凤扇之女竟是红梅女。原来红梅女原是当朝大臣苏克萨哈之女苏武凤,因奸相专权,苏克萨哈一家三百余口被罗织罪名,尽皆戮尸于市。多亏苍天有灵,神鹰叼走苏武凤。武凤与康熙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所生,天造奇缘,先皇赐以龙凤二扇为凭,意在缔结连理。红梅女得知自己的身世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意随康熙微服出京,千里寻宝,除奸治国。
康熙一行出京,途中历尽千难万险,得到武林奇才牛丘、武林前辈五羊老人、九华老人等的帮助,躲过奸贼派出的武林高手一次次追杀,终于到得南京。红娘子感康熙圣明,特来献上“传国玉玺”。多铎见岳乐年少有为,手捧帅印让与岳乐,康熙首肯,嘱岳乐从此代朕行令。各路英雄杀回京都,剿灭奸贼鳌拜。康熙筑坛祭宝,婚典亲政,大赦天下,敕封功臣。
自元灭宋、清亡明,引出多少民族仇视、同室操戈、怨怨相报的悲剧故事。国家分裂、生灵涂炭,过在民族失和。正因为此,历史上那些无数个有识之士,胸怀壮志,为民族合睦、华夏统一而奋斗不息,名留青史。《康熙剑侠图》所描写的正是这样一批忧国忧民可歌可泣的忠武形象。
历史上康熙就是一个明君圣主,作者正是循着这一既定的历史事实,对康熙的政治理想和人物命运进行了系统的刻划。在第9回中,通过顺治教子、康熙择师等片断的描写,奠定了康熙“满汉同根、炎黄不分”的思想基础。无论是作为汉家一代学者大师的孔子,还是文皇顺治的“我国之民,同为炎黄子孙”的谆谆教导,都在康熙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拜汉人为师,对他“满汉宿怨不应长结”思想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因为他在创业之时不分满汉、广揽天下贤才为己所用,他才得以灭害除奸,奠基霸业,继而成为堪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驾齐驱的开明有为的君主。
为了表现“满汉同根,炎黄不分”这一主题,小说其他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也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每个具有特殊身份人物的设置,每个人物与清廷那种耐人寻味的关系,每个人物前后思想发生的突变,都有力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满生汉养、与满清有深仇大恨的红梅女,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之后袁三鹿、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十七世玄孙岳乐、与满清不共戴天的明末起义军女将红娘子,他们因为各自特殊的身世和政治态度,都为清廷所不容,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与清廷作对,有的甚至意欲刺杀康熙。可是,当他们真正认识到了康熙其人的政治抱负、治世主张和侠肝义胆后,(当然有的是在不明康熙的真实身份,出于情投义合与康熙走到一起的。)竟决然抛开了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业为重,做出了新的政治选择。当然这种选择经历了一个痛苦、曲折的过程,而人物性格、品质的展示、刻划,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作者塑造典型人物设计之精心,安排之巧妙,可谓苦心孤诣,不同凡俗。
作为武侠小说,对武林豪杰出神入化的武功描写,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第18回描写袁三鹿的力大无朋,在他失了兵器的情势下竟将一棵碗口粗的枣树拔起,并用它将五毒蜂砸成了肉团,真是仿佛鲁智深再世,神奇之极。第22回描写矬子牛丘内功之精深,“碾石如粉”,与袁三鹿力拔枣树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小说精彩的悬念、惊险的精节、流畅的文字,使人读来爱不释手。
上一篇:《广陵剑》武侠小说鉴赏
下一篇:《弥留之际》武侠小说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