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者传奇》
【本书体例】
苏仲明著。2万5千字。载《金城》1984年2月号。
百丈崖是崇山峻岭中一座弹丸似的山寨,地处偏僻,是各地犯了血案和死罪之徒心目中的水泊梁山。
梁喜父女因反抗欺侮,打死本村财主李孝贤,逃到此地,被杨老青父子救下。第二天,万龙寨山霸之子赵福来率人围猎至此,对梁沛兰百般调戏。梁老汉上前护卫,被赵福来一脚踢倒,口吐鲜血。杨老青及时赶到,打走恶徒,梁喜却当即身亡。
赵福来回家便得了花颠症,求治无效。赵得钱带人来百丈崖抢人冲喜,一场恶斗。在百丈崖乡亲们的协助下,沛兰没被抢走,杨老青又饮弹身亡。在乡亲们掩护下,儿子杨金刚拉梁沛兰往后山跑去……
饥饿中,深山遇到野兽,金刚与沛兰失散。金刚被李雄飞祖孙所救,从此深山习武,待机报仇。弹指间三年过去。雄飞与金刚安镇圩卖豹皮草药,赵福来强抢,仇人相见。二人与众走狗激战一场,得卖艺人汤铁生拔刀助战。突然,几十个武装警察持枪冲来,三人夺路而走。二人在汤铁生家巧遇沛兰,人们万分高兴,一同回山去看雄飞爷爷李世杰老汉。当他们赶到时,李老汉已被前来逮捕金刚的巡警杀害。
安镇圩上祭拜关王举行花炮节。汤铁生率雄飞、金刚、沛兰及女儿化装潜入,欲杀赵得钱父子报仇。混乱中汤铁生被打倒在地,枪声起时,被乱跑的人踩得血肉模糊。杨金刚被捕入狱。当他望着铁窗外暴雨,惦念其他人的安危时,李雄飞也被关了进来。
二人商议,如不逃跑,凶多吉少。于是运用内功,挣开手铐、脚镣,撕碎衣服搓成绳索从高墙跳出,直奔赵得钱家门。院外遇沛兰姐妹。赵得钱正向警察局长交待杀害杨金刚毒谋。趁着雨夜的掩护杨金刚们终于杀死赵得钱等恶霸,为死去的亲人们报了仇。
雨霁天晴,下弦月从厚厚的云层中探出头来,大地清辉如水。四人奔走在田间大道上。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曾有人为各式各样的人物作传。而正正堂堂地为逃亡者的群体立传,却很少见。作者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题材领域。向我们展示了世世代代被迫走上绝路的下层人民的另一种生活世界。然而,他们并没有寻到和创造一个世外桃园,终究没有逃脱旧时代权势者们的压榨宰割;他们只能重复着他们祖辈曾经历过的命运。
崇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小小山寨百丈崖,地处偏僻,如芥豆之微,在江湖中却闻名遐迩,成为“不法之徒”心目中的水泊梁山。这里是各地犯了血案死罪之徒,为避官兵剿捕安身立命的地方。也确实不断有人在山外断了活路,慕名投奔而来。杨老青父女就是其中的两个。百丈崖的乡亲也的确仗义剽焊,热情慷慨地接纳了他们。但是,他们甩开了猛虎,又遇恶狼,并没有躲过恶势力的迫害。他们反抗、复仇、牺牲,最后不得不被迫走出百丈崖,与他们共同的仇人决一死战。在亲身遭遇中,他们悟出一个道理——投奔革命,那才真正是穷人的水泊梁山。作品从亡命投靠百丈崖开始,到几个年轻人报仇后投奔革命,阐示了一个真理,对于被压迫者来说,没有一个世外桃园,反抗、斗争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而逃避只能换来接连不断的灾难。这就是作者赋予他的主人公们存在的意义。
梁沛兰随父梁喜避祸百丈崖,第二天便遭赵福来的欺侮,梁喜被打死。刚刚埋葬梁喜老汉,赵福来又来找杨老青父子寻衅,杨老青中弹身死,杨金刚、梁沛兰双双出逃。深山中二人失散。杨金刚被李雄飞祖孙所救,习武以待报仇。沛兰几经生死被汤铁生救起,认作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们聚在一起,集体雪仇,汤铁生又丧性命……血的现实使他们终于离开百丈崖。
做为武侠小说,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打斗场面,极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现实。武打双方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以及双方的外部形态、内心感受都形象生动地出现在作者笔下,读罢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为主人公的安危而牵心,为恶徒的淫威而愤怒。李雄飞、杨金刚出售豹皮时那一场打斗;花炮节上众人化妆复仇的群打场面,作者于紧张中写得从容,有条不紊中又绝不失紧张激烈气氛。各对手之间的刀来剑往、劈掌飞镖写得详尽入微,急而不失之于粗跷,密而不失之于繁乱。在约四分之一篇幅的械斗角力的描写中,显示了作者的功力和才华。
在情节处理上,作者以杨金刚、梁沛兰二人的爱情经历为主线,表现了杨老青、汤铁民、李世杰、李雄飞等几代逃亡者的坎坷经历,塑造了逃亡者的英雄群像。他们不甘受压迫,勇于反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终于找到逃亡者的真正的归宿。情节描写不枝不蔓,有主有从。不论主线还是副线,都紧紧围绕“逃亡者”们与赵得钱父子之间压迫与反压迫这一矛盾而展开。因此,处处无虚笔,时时有悬念。所有人物的命运都牢牢地牵系在这一矛盾交点上,使得作品有极强的可读性,读来兴味盎然,正所谓“无奇不传”。
强烈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本篇作品的又一特点。作品把读者带入了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剽悍的民风令人称道。梁喜被打伤,临终托孤,杨老青慨然应道:“这个仇我一定给你报,百丈崖的汉子一定为朋友两肋插刀!”一句话掷地有声。当赵得钱率人来抢沛兰去冲喜,竟然全村人上阵,呼啸而来,救下沛兰,山民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从多年的斗争实践中学会的。作者笔下的安镇圩热闹非凡,俨然一幅乡凤通俗画。再看花炮节上的景象,更是写尽祭拜关王的独特风情。在这种颇具特色的背景下,展开的复仇与反复仇的斗争更有其非同一般的魅力。
在写法上,作者不但汲取了武侠小说的传统表现方法,而且吸收了现代小说的写作技巧。环境的渲染,有力地烘托了气氛,对于表现人物,深化主题起了很好的作用。梁喜父女到百丈崖的第二天,但见深秋的山野,萧瑟凋零,远处,寒烟袅袅,衰草连天。秋色的萧索,与人物飘零的身世深然一体,使得沛兰父女的落漠情怀融入广袤的空间,从百丈崖扩展开去,融入茫茫的秋色。这样的景物描写,确对展示人物心理活动、情绪变化乃至其性格特色,起到很大作用。
上一篇:《迷雾》武侠小说鉴赏
下一篇:《那一剑的风情》武侠小说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