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天河来映水,织女欲攀舟。
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
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针楼。
牛郎织女故事,大概起于汉代。把它织进诗中,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可能是最早的了。嗣后南朝文人秀士吟咏不绝,蔚然成风。庾肩吾这首看来,不全是风气所扇,倒颇有些真情实感。
作者外出公差,奉使江州,在旅程的船上遇到七夕节,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思家之情一起渡入诗中。起手两句各呈句内对,又复相对,虽无多用意,仅破题点明时、地,但铸句还有特色。“早秋”说明是七月。“初弦”即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月上缺其半,称上弦,故“初弦”犹言初七。这句实际上只重复了上句的“逢七夕”。两句是说,每年一度的七夕是天上牛女“欢聚双情款”(刘骏)的好日子,世间的夫妻也都团圆相逢,可是在这个欢聚情洽的节日夜晚,自己却是身在旅途“九江逢七夕”,很有些遗憾意味。
公事役使,泊舟江浦。夜空静静,两岸漠漠,颇为枯寞。倒是夜江还有留人意处。“天河来映水”,这晚间江面景致,尚还可以排遣旅途寂闷。那横亘的银河,在七夕晚上似乎格外璀灿耀眼,静静地倒映在江面上,水中群星闪灼,历历可见。诗人不说织女星也可以在水中看得清楚,而说“织女欲攀舟”,生新隽永。夜风阵阵,微波漾起,江波映带星影起伏晃动,一下一下撞击泊船,水中的织女星一次又一次靠近船边,所以泊舟者的视觉和心里就出现了“欲攀”感,好像她要抓着船舷,欲上舟中,要和诗人相会。这两句写夜江实景,衬托出节日气氛,其间也渗入诗人温馨而撩拨的情思。张华《博物志》载,据旧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至天河,见楼殿俨然,遥望宫中多织妇。这两句暗用此典,说自己静夜行舟,看见星河倒映,晃然好像神话传说那样,到了天河,见到了织女。
“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据《荆楚岁时记》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至天河。这切合此二句,是说自己奉使江州,和传说中的张骞一样,都是被皇家所派遣,俱为出使身份,漂摇江上,就像行舟天河。谓舟为“槎”(chā,竹、木筏。),也是为了合典。夜江空阔,江面茫茫,又是节日之夜,自有异于常日之感。
“天河”两句描摹夜景,写来如画,富有机趣心致;“汉使”二句用笔举重若轻,借典言事,事中传景。皆能以简驭繁,把夜江的观感、神话的传说,奉命出使、节日的喜庆都一齐融进诗中,语言清淡而又极其自然,情致丰富而又意味昭晰。
古代七夕节,还有穿针乞巧的活动,相传始自汉代宫中。此日宫女登开襟楼,穿七子针。到了南朝,齐武帝起层城关,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称穿针楼。大概从梁以后,这种妇女活动由宫中波及民间,极为流行,于是七夕几乎成了古代的“妇女节”,七夕穿针诗也随之风靡一时,这从梁人的七夕诗可见。这首诗的“穿针楼”,当非指宫楼,而是对民间乞巧活动的泛咏。末尾两句是说,这次奉命出使,整日舟楫奔波,连节日也不能与家人相聚。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但诗人恍觉有织女为伴,又飘飘然有乘槎上天之感,所以反而觉得旅途的“相送浦”倒能领略大自然所赐与的一种难得体味,心中的快意似乎要胜于与家人共守的“穿针楼”了,因而思家之情就化得淡薄多了,内心宁静而熨贴,故有“莫言”、“不及”之语。
此诗“星槎”句,一笔双挽,构思取象与他的“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经陈思王墓》)仿佛。陆时雍《诗镜总论》称后者为“唐人无此追琢”,“得意象先,神行语外,非区区模仿推敲之可得者。”以此移评“星槎”句,也很恰当。
上一篇:《垓下歌·项羽》原文|赏析
下一篇:《奉和山池·庾信》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