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
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
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
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五洲,《水经注》云:“轪县故城……南对五洲也。江中有五洲相接,故以五洲为名。”轪县,治所在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长江北岸。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船泊五洲时所见晚景。作者另有一首《五洲夜发》诗,写的则是乘船离开五洲时所见夜景。何逊亦有《还渡五洲》诗,写的也是晚景。
“客”,作者自称。观下“遥怜一柱观”句,可知作者这次是乘船去江陵的。船到五洲,天色已晚,遂结缆停泊于洲中。中间四句,即描写洲中所见周围自然景观。长江北岸险峻的山崖上矗立着士兵戍守所筑的望楼,村庄中蜿蜒的小路一直伸向江边。这种景象很像梁元帝萧绎《登堤望水》诗中所写的“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那戍楼中的戍卒,远离家乡,不是很能引起飘泊异地的游子的同情吗?红日西沉,余辉映照在山峦上,仿佛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夜幕渐渐地笼罩了江面,暮霭沉沉,和奔腾的江水融合在一起,似能只闻其澎湃之声,而难见其浩荡之势了。此情此景,使诗人产生了一种急于到达目的地的强烈愿望,于是他想到了一柱观。一柱观即在江陵。《渚宫故事》载:“宋临川王义庆代江夏王镇江陵,于罗公洲上立观,甚大而唯一柱。”(《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一《所思》诗注引)故曰一柱观。阴铿《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亦云:“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湖。”五洲距江陵甚远,故曰“遥怜”,故曰“千里”。作者多么渴望乘风破浪逆行千里而迅速到达一柱观呢?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大诗人李白那首有名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一个顺流而下,一个逆流而上,可谓相反相成。李白写此诗时,是否想到了阴铿的这首诗,不得而知,但“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对阴铿亦颇推崇的李白,受到阴铿的影响当是不言而喻的。
都穆《南濠诗话》云:“阴常侍、何水部以诗并称,时谓之阴何。宋黄伯思长睿跋何诗,尽录其佳句。予观阴诗,佳句尤多。如《泛青草湖》云:‘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晚泊五洲》云:‘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皆风格流丽,不减于何,惜未有拈出之者。”李调元更说:“陈则以阴铿为第一。琢句之工,开杜子美一派,徐陵、江总不及也。”(《雨村诗话》卷上)此话不无道理。“颇学阴何苦用心”的杜甫,在炼字琢句方面,确实深受阴、何的影响。以这首诗的“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两句为例,就语法结构和意境创造来讲,杜甫的许多名句,如“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江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等等,都可以看到学习阴铿的痕迹。
上一篇:《晚日后堂·萧纲》原文|赏析
下一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脁》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