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杨恽非忌贵,知及有余辞。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
袁宏,字彦伯。父袁勖,曾官临汝令。少年时父亲死后,家道破落,以水上运输租米为生。当时历阳太守谢尚镇牛渚,秋夜乘月,微服泛江。袁宏正在舟中吟咏,声清辞拔,谢尚驻听许久,遣人访问,回人答道:“是袁临汝郎诵诗。”谢尚大为叹赏,迎之舟中,相与谈论,袁宏的声誉自此日盛。
以上据《晋书》。《世说新语》记此事有云:“谢镇西经船行。”按,谢尚之进镇西将军是在他后期,尚与宏相晤在早期,这时袁宏还年轻,未显达,所以叫他“袁临汝郎”。牛渚在今安徽当涂,历阳治所在今和县,两地为一水之隔。《世说》之称“谢镇西”是追称,并非说是在他后来任镇西将军时。
此诗所咏之史为西汉杨恽被腰斩事。
杨恽是司马迁外孙,汉宣帝时人,曾封平通侯,后因故被人告发,免为庶人,家居大治产业,接待宾客。友人西河太守孙会宗以书劝戒,恽在答书中有这些话:“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诗中的话,隐讽朝政荒败,贤人被废,因而被腰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起文字狱。
袁宏诗中之“名”,指人的成就,他的原意着重于对有成就而遭疑忌者的哀惜。这里的“中庸”含贬义,意思是难以为国之主体,但狂狷又不合时宜。《论语》:“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是激进,狷是拘谨,本为两义,后来常偏于一面,泛指偏激。袁诗实是同情狂狷者,杨恽也确是偏激的。
诗的本题虽从第五句“杨恽非忌贵”开始,但前四句有如比兴式的引子,为杨恽的性格与遭遇穿针引线,第六句“知及有余辞”的“及”,即上文“及时”的“及”,意为杨恽家居饮酒,读书作诗,原已很识时宜,写信给孙会宗不过是闲居余辞,略如今语所谓饶舌。下面四句,即用杨恽原信中的话,也是遭祸的把柄,杨信中的最精采部分也在这一段,所以袁宏非常赏识,却又慨叹有此才华而惨遭杀害,不但知音难得,亦见狂狷之士不易自存。
咏史之作,多是借此抒怀。史称袁宏“性强正亮直”,从这首诗来看,他的这种性格,在年轻时就已形成,他的结局,却比杨恽幸运多了。
上一篇:《咏史·班固》原文|赏析
下一篇:《咏史八首(其一)左思》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