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
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
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
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
鲁仲连,战国时齐人,亦称鲁连,是当时著名的高士。常周游各国,“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秦军围赵都邯郸,曾以利害劝阻了赵相平原君、魏将新垣衍帝秦的谋划,迫使秦军退却;燕将侵占齐之聊城,又以书信晓谕燕将占领之非计,使其为之惊惧而弃守。鲁仲连的事迹载入《战国策》、《史记》,为许多人所称道。此篇所咏,即据以上事实。
“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诗开门见山就赞扬鲁连的“高趣”——高尚的节操、志趣。这高趣就是下句的“意气相求”。“意气”一词含义颇多,这里是指情义、志意两方面,也就是鲁仲连的行事只是为了伸张正义、舒展性情,中间着一“本”字,谓其本然如此,天性如此。“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这里着眼于神情、态度,成就那样两桩大事业却是如此轻松、从容。用一“笑”字概括那场舌战,维妙维肖,显得气度洋洋。“燕将愁”,据说鲁仲连将书信射入聊城,燕将见之,泣三日,最后自杀。写封信,轻而易举,但却产生如此大的威慑力。这里“愁”与上句“笑”原非同一件事,但将两句并合·使人在意念上产生鲜明的对照感。鲁仲连的成功,非骋其匹夫之勇,而是凭借其智慧、自信,是其精神力量的胜利,这就在伸张正义的同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展现了。
“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鲁仲连成功了这两件事后,当政者都想给予重赏和爵位,他坚辞不受,最后“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这句话意思是:我与其富贵而受人制约,不如贫贱而超脱世事、放达性情)。’”这两句所写就是这回事。注意这里的语气:“聊弃”、“方从”,表示一种随便、并不十分认真的样子,也就是说,他本无心于富贵,弃之而去无须于费什么脑筋,也无须于有意标榜以博世誉,这正合于他本性的自然。“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这是作者的感慨。“人世客”,指平原君、齐王,这两句说,告诉你们这些人世客,鲁仲连先生不是你们能留得住的。也就是说,他的行事不是出于世俗的打算,你们这些世俗之人用世俗之利是笼络不了他的。
古代歌咏鲁仲连的作品很有一些,著名者此前有左思《咏史》其三,此后有李白《古风》其十。那两首皆歌咏鲁仲连的“功成身退”,与此首相近。有所不同的是左思、李白首先景仰的还是鲁仲连的“功成”。左思道:“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李白道:“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那是出于他们的地位和处境而发出的感叹。此首着重赞扬的是鲁仲连的高趣,即行义适性、敝屣富贵的精神。这也与作者身世经历有关。作者一生为官,转徙江海,晚年颇悔其志,曾一度退居田里,对鲁仲连的作风感到羡慕,也是很自然的。咏史诗自应见作者的情性,即使面对同一史实,自可有不同的取舍和立意。至于南宋人歌咏鲁仲连,更多赞扬其“义不帝秦”,那映现的已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了。
此诗首韵揭明题旨,中间二韵据事咏赞,末韵直接进行评说、感叹,八句诗组织得很是紧凑、严整,不同于一般古体的松散,这在以后的咏史律体中就是常见的格式了。此诗发调健举,音节响亮,属对也颇精切,甚是近乎唐音。总之,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首诗都还是值得一读的。
上一篇:《咏霍将军北伐·虞羲》原文|赏析
下一篇:《园中杂咏橘树·李孝贞》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