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读这首民歌,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自然联想起大诗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显然,后者从构思、造境、取象、用语,乃至五言四句的体制,都受到前者的启示与影响。但比起《静夜思》的流传广远、妇孺皆知来,这首“秋歌”便不免显得有些寂寞。其实,论情思的悠远、境界的优美,这首民歌是极为出色的。
这是一首思妇怀远之歌。背景是月明的秋夜。秋天萧瑟凄清的环境气氛,往往最易触发离人孤孑凄凉的情怀和怀念远人的思绪,夜晚则更使这种情怀思绪在寂静中变得难以禁受,而月明人千里,又使怀远之情更加悠远。可以说,由秋、夜、明月所组成的环境,对于怀远的闺人来说,是具有典型性的。
诗的第一句“秋风入窗里”,以朴素本色的口语写出日常生活中极平常的景象。“秋风”这一意象所特具的萧瑟感和时序迁易感(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给思妇带来的根触是不难想见的。尤其是“入窗里”三字,仿佛将秋风那股萧瑟寒凉之气也带进了室内,弥漫于整个闺房。虽未明写思妇的感触,但由此引起的凄寂感固可意合。紧接着第二句,仿佛又只是写极平常的风起帐飘的景象。但罗帐的意象本与夫妇爱情生活密切相关,罗帐飘飏的动象,更往往具有这方面的暗示。可是,如今当秋风入窗,罗帐飘飏之时,这个室内却显得分外空寂,往日双方深情密意、鱼水谐合的象征物——罗帐,由于人在千里之外,此刻竟成为触绪生悲的媒介物了。这就自然引出了三四两句。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由瞥见风飘罗帐到仰头看月,视线由室内移向室外。这本是思妇不假思索而自至的目光转换,但在“看月”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产生联翩浮想。明月光照千里,分隔两地的离人都能看到它,而且把它看作传递相思的凭藉。在“仰头看明月”的过程中,思妇已经思飏千里,心飞向远方的亲人;但“隔千里兮共明月”,双方空间的遥隔又使相思之情更为强烈。由此,又进一步产生“寄情千里光”的愿望:既然彼此同在一轮明月的光照之下,想必也能托此“千里光”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千里之外的远人吧!这想象极新奇,也极自然而优美。引起思绪的外物(明月),在女主人公感情的酿化下,此刻竟成了寄情的载体。曹植《七哀诗》有“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诗句,是女主人公想象身化轻风,入君之怀;这里却是想象托明月之光以寄千里相思之情,可谓同工异曲。由于明月的光波柔和清亮似水,在形态、质感上与女子相思怀远的柔情有相似之处,因此把它作为“寄情”的载体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全篇只写了秋风、罗帐和明月这三种物象,但是由于它们作为诗歌意象,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色采,都与思妇怀远之情有着关联,因此就共同组成了一个情调优美、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它有一般民歌的清新明朗、朴素自然,却跟它们在表情上比较发露有别,显得非常含蓄。除末句“寄情千里光”直接点明“情”字外,全篇几乎看不到任何直接抒情的字句,只写客观物象与女主人公的行动。让读者透过秋风入窗、罗帐飘飏、仰头看月等景象、行动去体味其中的感情内涵。从这方面看,它可能经过文人的润色,或者竟是文人的仿作。
比较起来,李白的出蓝之作《静夜思》,意象显得更为集中(只写明月),构思也更为精致(由“疑霜”而绾合月光与望月、思乡)。但这首民歌创境取象之优美,情思之缠绵悠远却为太白之作不能代替。可谓各具胜场。
上一篇: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下一篇:子夜四时歌·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