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这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如果我们把它与内容类似的南朝乐府民歌摆在一起,那么其艺术特色也许会看得更分明些。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南朝乐府民歌差不多是清一色的“女儿之歌”、“恋爱之歌”,北朝乐府民歌则多有“男儿之歌”、“战争之歌”,但也不乏北方女儿唱出的恋爱之歌。“妙龄女子哪个不善于怀春”?爱情是没有界限的。战争的烽火可以烧毁房舍和村落,却不能够烧毁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想望。在这方面,南方、北方,没啥两样。但在表情达意的方式上,南北民歌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唱歌的这位姑娘显然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她渴望爱情,渴望得到丈夫的抚慰。这当然是人之常情。她毫不隐晦自己焦盼的心情,看她把这种心思表述得多么坦率,多么直截了当,令我们想起一首叫做《妈妈我要出嫁》的外国民歌。而同样的意思,南方姑娘却决不会说得这么直来直去,比如南朝乐府民歌中有首《懊侬歌》云:“桐子不结花,何由得梧子!”两位姑娘的心事是一样的,诗的思路也并无二致。但同是讲出嫁结婚,这里却用“开花”的形象来譬况;同是讲生儿育女,这里却用“梧子”(“吾子”)的谐音来暗示。一个爽快,一个含蓄,一个直直率率,一个羞羞答答。都具有艺术的美感,却体现出南北心理文化的差异。好了,让我们还是继续欣赏本诗吧。“门前一株枣”二句无疑是所谓“比兴”手法,枣树在北方所在多有,举目常见,女主人公虽就地取譬,却也并非是漫不经心的随手拈来。在北方的风习中,人们常用枣子来祈求“早得贵子”,这与后面的“孙儿”(此处指外孙儿)正相呼应,此其一;枣树木质坚硬,生长缓慢,所谓“岁岁不知老”,又正隐喻姑娘年复一年,没有出嫁,在父母身边,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为了得到爱情,她甚至宁愿快点儿“老”去;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枣树固可“不知老”,而人非木石,又怎能不感伤于青春年华的行将消失呢?此其二。这两句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也可以看出她的“粗中有细”。“阿婆不嫁女”二句颇具生活情趣:可以想见,大约是因为老母常常羡慕和念叨别的老人都已抱上孙儿或外孙儿吧,姑娘才赌气讲出这两句话来。不过,她是错怪母亲了。母亲何尝不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呢?她何尝不愿女儿早早出嫁,自己早早抱上外孙呢?只是在当时北方,频繁的战争夺去了许多小伙子的生命,“嫁女”谈何容易,找一个可心满意的女婿更谈何容易!在北朝乐府民歌中,反映“出嫁难”的诗句甚多,如“老女不嫁,塌地呼天”(《地驱乐歌辞》),“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折杨柳枝歌》)。这大约是当时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吧。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首看似爽朗、明快、幽默的诗中,又蕴藏着母女多少眼泪与辛酸!
上一篇:《折杨柳·萧绎》原文|赏析
下一篇:《折杨柳歌·北朝乐府民歌》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