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洞仙歌》唐宋词汇评赏析
公自序云: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本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东坡作长短句《洞仙歌》,所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者,公自叙云:“予幼时见一老人,年九十余,能言孟蜀主时事,云‘蜀主尝与花蕊夫人夜坐,纳凉于摩诃池上,作《洞仙歌令》’。老人能歌之。予今但记其首两句,乃为足之。”近见季公彦《季成诗话》,乃云:“杨元素作《本事》记《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钱塘有老尼能诵后主诗首章两句,后人为足其意,以填此词。”其说不同。予友陈兴祖德昭云:“顷见一诗话,亦题云李季成作。乃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间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云:‘东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隐括稍协律以赠之也。’予以谓此说乃近之。”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序乃云《洞仙歌令》,盖公以此叙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未之有也。
【编年】
《孔谱》:元丰五年(1082)。
【汇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夏夜词(略)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周紫芝《竹坡诗话》:“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庭户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不道流年暗中换。”世传此诗为花蕊夫人作,东坡尝用此诗作《洞仙歌》曲。或谓东坡托花蕊以自解耳,不可不知耳。
张炎《词源》卷下: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如:……夏夜《洞仙歌》云:(略)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叶真《爱日斋丛钞》卷三:东坡《秋怀》诗:“苦热念秋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即补《洞仙歌》结语。
杨慎《词品》卷一:杜诗“关山同一点”,“点”字绝妙。东坡亦极爱之,作《洞仙歌》云:“一点明月窥人。”用其语也。
胡应麟《丹铅新录》卷二:杜诗:“关山同一点。”“点”字绝妙,东坡亦极爱之,作《洞仙歌》云:“一点明月窥人。”用其语也。《赤壁赋》云:“山高月小。”用其意也。今书坊本改“点”作“照”,语意索然。且关山一照,小儿也能之,何必杜公也。载《草堂诗余》可证。案《草堂诗余》苏子瞻《洞仙歌》云云。杜诗非“点”字,余已详辨《诗薮》中。第杨引坡词“一点明月窥人”,乃“绣帘开一点”。“点”字绝者。读本词,杨之误,不辨自明。
朱彝尊《词综》卷二孟昶《玉楼春》词评:按苏子瞻《洞仙歌》,本隐括此词,然未免反有点金之憾。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东坡《洞仙歌》,只就孟昶原词敷衍成章,所感虽不同,终嫌依傍前人。《词综》讥其有点金之憾,固未为知己,而《词选》必推为杰构,亦不可解。
沈祥龙《论词随笔》:词韶丽处,不在涂脂抹粉也。皆诵东坡“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句,自觉口吻俱香……盖在神不在迹也。
王闿运《湘绮楼评词》:《洞仙歌·冰肌玉骨》。原本皆七言,以宜作词,故加成此,不必以续凫断鹤讥之。然原所谓“疏星”,即此“玉绳”也,此则以为流星。又有下三句,痴男不若慧女,信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补足蜀主《洞仙歌令》纳凉词,风流超逸,亦是公得意之作。上片写帘内欹枕,下片写户外偕行,将热夜纳凉情景,写得清凉自在,如涉灵境。首两句为原句,写人已是丰姿绰约,一“自”字更觉丽质天生,不关景之清凉而清凉也。坡公补足“水殿”一句,人境双绝。人原自清凉,再加之临水临风,境既清凉,人愈清凉矣。“绣帘”两句,更写月来,陡现光明,是境似广寒,而人亦飘飘若仙矣。观其写水殿风来,池上香来,帘开月来,是何等豪华,何等闲适。“明月窥人”,“窥”字灵动。与欧公之“燕子飞来窥画栋”之“窥”字,同具传神之妙。“人未寝”两句,就明月方面窥出钗横鬓乱,情景宛然。换头,写月下携手徘徊,又是一番清幽景象。上言“人未寝”,为时已晏;此言“庭户无声”,为时更晏。“试问”三句,想见无人私语之情,而斗转河斜,徘徊尤久矣。“但屈指”两句,因大热纳凉,转念西风之来,因行乐未央,又深惜流光之速。全篇设想蜀主当日情事,补足原作,原作殆未能及。
上一篇:《张先·泛清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唐宋词汇评赏析|原文
下一篇:《李元膺·洞仙歌》唐宋词汇评赏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