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李洪》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小传】
李洪(1129—? ),字子大,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居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官监盐官税收。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
【著述】
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四库本《芸庵类稿》卷首):大隐先生李公侍郎讳正民,在中原时,以文章名天下。渡江南来,扈从巡守,参为名命,条画军国大计,于危难时,最号忠力,诸所论撰,亦既盛行于时。其子藤州使君讳洪,则有《芸庵类稿》二十卷。贵谦得而读之,因窃有叹。昔者士君子之学皆以养气为主,文章者,盖气之所寓,而气非专于为文也。侍郎君殁且八十余年,读其文,凛然犹有生气。若使君所著,该括众体,每于草木鸟兽之微,有可寄兴以为忠邪贤否之辨者,未始不反覆致意。仰寇莱公之忠,大颜平原之节,慕陶渊明之隐,斥盘谷李愿之汰,而知韩子有为言之也。其视前所谓凛然者,似之非耶?夫长江大河迤延浩汗,虽其包纳深广,要亦发源之远,与众水异尔。古之人不以著姓世禄为贤,而以立功立言为不朽,盖谓是也。使君长子吏部直养,尝以使事至襄阳兵间,风绩甚伟。次子直柄,今守湖南望郡,有治理。行见世其家者殊未艾也。观是篇者,又可以知其传矣。陈贵谦序。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李氏花萼集解题》:《李氏花萼集》五卷,庐陵李氏兄弟五人:洪子大、漳子清、泳子永、洤子召、浙子秀,皆有官阀。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芸庵类稿》提要:《芸庵类稿》六卷,宋李洪撰。洪姓名不著于史,诸家书目亦未载有是集。惟《永乐大典》颇散见其文,又别出陈贵谦原序一篇,称洪为李正民之子,又称为藤州使君。知洪官止知藤州。集中又有《扈从朝德寿宫景灵宫》诗,则尝为京朝官。有在温州题其父手泽诗,称嗣子守官于此,则曾知温州。其他则不可复考矣。正民本扬州人,南渡后侨居海盐。故洪集中如《乌龙井庙迎送神词》之类,皆在海盐所作,而《卜居飞英坊》一首,乃云“束书辞都门,整棹还苕川”,则洪后又移居湖州。乃两郡纪流寓者俱不及其父子,则由遗集散佚、征文献者弗及也。洪所作诗,虽骨干未坚,而神思清超,时露警秀。七言律诗尤为工稳,足以嗣响正民。陈贵谦序称原本二十卷。而今所掇拾,仅得诗词三百九十余首,文三十首,视原集只十之三四,谨据所存者厘为五卷,而以杂文一卷附之,略具梗概,俾不致终就泯没焉。
赵万里《李氏花萼集辑本题记》(《校辑宋金元人词》):《李氏花萼集》五卷,庐陵李洪及其弟漳、泳、洤、浙所撰,其侄直伦为之序。宋时有长沙坊刻《百家词》本,见《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永乐大典》梅字韵两引之。余尝谓长沙《百家高速》至明季犹存,此即一证也。万里记。
【总评】
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下:《柳塘词话》曰:词家以兄弟五人名者,南渡后,《李氏花萼集》,洪、漳、泳、洤、浙。
李正民《大隐集》卷十《书〈花萼集〉后》:二李诗名播浙东,二车豪迈气争雄。霜台健笔凌骚雅,凤沼余波人古风。赋就《崧高》辞并美,集编《华萼》句皆工。庞眉书客遗音在,白玉楼成事已空。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六:有宋以来,兄弟工词者偻计数家,前已言之。至羯末封胡,均工协律。自庐陵李子大洪、子清漳、子永泳、子召洤、子秀浙世所传《花萼集》外,近推山左王西樵考功士禄、阮亭尚书士正、礼吉明经士禧、叔子进士士祜与宜兴陈其年太史维崧、弟鲁望维岱、半雪维嵋、纬云维岳、子万宗石。
上一篇:李洤《满庭芳》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下一篇:李洪《菩萨蛮》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