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冲之【小传】
【小传】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初字用道,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说之、补之从弟,晁公武之父。尝从陈师道学诗,自称“九岁一门生”(《过陈无己墓》)。又尝与王直方、江端本唱和,与吕本中交善,“相与如兄弟”(吕本中《师友杂志》)。名列《江西诗社宗派图》。冲之举进士不第,授承务郎。哲宗绍圣党事起,说之、补之俱入党籍,冲之独隐河南新郑具茨山(在今河南禹县)下,世称具茨先生。政和间,为大晟府丞。约卒于宋南渡时。
【传记资料】
俞汝砺《晁具茨先生诗集序》(《宋蜀文辑存》卷四十七)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
【著述】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晁氏《具茨集》三卷。右先君子诗集也。吕本中以为江西宗派,曾慥亦称公早受知于陈无己。从兄以道尝谓公宗族中最才华。”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诗集类:“《具茨集》十卷,晁冲之叔用撰。冲之在群从中亦有才华,而独不第。绍圣以来,党祸既作,超然独往。侍郎公武子止,盖其子也。”
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卷四:“《晁具茨集》十五卷。宋晁冲之撰。冲之字叔用,钜野人,即侍郎公武之父。考晁氏于咸平、景德中为天下甲门,一时群从盛多,在党中其富贵亦莫与伦比,故著述之多,如詹事以道之《景迂集》,朝请之道之《崇福集》,进士伯宇之《封丘集》,吏部无咎之《鸡肋集》,皆与冲之为同辈。冲之以文庄为曾大父,以文元公为高祖,是以其学具有渊源。然公武作《读书志》,载喻汝砺序,言叔用栖志林涧旷远之中,遇事写物,形于兴属,渊雅疏亮,则其不溺于声色之场可知。”
今存明永乐抄一卷本(藏山东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刊晁氏宝文堂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清乾隆刊《晁具茨先生诗集》十五卷本,另有《丛书集成》据《海山仙馆丛书》排印本。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晁叔用词》一卷,晁冲之撰。压卷《汉宫春》梅词行于世,或云李汉老作,非也。”此本不存,今有赵万里辑本《晁叔用词》一卷。《全宋词》据以录入。
【序跋】
喻汝砺《晁具茨先生诗集序》。见《宋蜀文辑存》卷四十七。
【总评】
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晁冲之叔用,文元之后。少颖悟绝人。其为诗文,悉有法度。大观后,予至京师,始与游,相与如兄弟也。叔用从兄贯之季一、谓之季此,皆能文博学,皆与友善,若说之以道,则予尊事焉,以道弟咏之之道,叔用之兄载之伯禹,予皆与游。大观、政和间,予客京师,叔用日来相招,如不能往,即再遣人问讯。
陆游《家世旧闻》卷下:宣和末,蔡京病笃,人皆谓必死矣。独晁叔用冲之谓先君(按指陆游父陆宰)曰:“未死也。此老败坏天下至此,若使晏然死牖下,备极哀荣,岂复有天道哉。”已而果然。
又:先君言:昭德晁氏多贤,自蔡京专国以来,皆安于外官,无通显者。有疏族,居济州,以京荐为大晟府协律郎(编者按此指晁端礼),举族耻之。宣和中,有御史,晁氏婿也,旧有喘疾。一日,与叔用言:“自入台后,喘乃已。”叔用之妻颜夫人正色答曰:“某郎莫是不敢否。”盖其家习为正论,虽妇人亦渐渍如此。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晁冲之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许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李生门第尤峻。叔用追往昔,成二诗以示江子之,其一云:“少年使酒来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坐客半惊随逝水,吾人星散落天涯。”其二云:“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照纱。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朱弁《风月堂诗话》:晁伯宇少与其弟冲之叔用俱从陈无己学。无己建中靖国间到京师,见叔用诗,曰:“子诗造此地,必须得一悟门。”叔用初不言,无己再三诘之,叔用云:“别无所得,顷因看韩退之杂文,自有入处。”无己首允之,曰:“东坡言杜甫似司马迁,世人多不解,子可与论此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六引《诗说隽永》:晁冲之叔用乐府最知名,诗少见于世。
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喻汝砺作《具茨集序》云……此序笔力浩大,与叔用之诗相称。余读叔用诗,见其意度闳阔,气力宽余,一洗诗人穷饿酸辛之态。其律诗云:“不拟伊优陪殿下,相随于蒍过楼前。”乱离后追书承平事,未有悲哀警策于此句者。晁氏家世显贵,而叔用不肯于此时陪伊优之列,而甘随《于蒍》之后,可谓贤矣。 它作皆激烈慷慨,南渡后放翁可以继之。
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喜作长短句,如《临江仙》、《上林春慢》等阕,发音吐响,出人意表。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周叔子谓南宋骫骳之习,实清真开之,是则艺苑之公言,诚不能为乡曲讳也。盖其先若耆卿之图俚,介甫之粗劣,山谷之率硬,皆为南宋人权舆。而晁无咎、晁具茨、叶石林等,接续其间,向伯恭、陈了斋尤为庸恶,皆以重名参会南北之际,正声日替,群妖毕呈。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十六:晁叔用慢词,纡徐排调,略似柳耆卿。
上一篇:陆游《秋波媚》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下一篇:晁冲之《玉蝴蝶》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