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少有才名,17岁时因中原动荡而南依刘表,后归曹操,作为文学侍从,与曹植等多有往来。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西京:今陕西西安市。遘患:遘,同“構”。造成动乱。中国:中原。霸陵:汉文帝陵墓,在长安东。《下泉》人:指写《下泉》诗篇的作者。《下泉》是《诗经·蓸风》的一篇,内容与盼望国家治理有关。
入选理由:
本篇除了是“诗史”的名篇之外,在写作上还很有特点,最感人之处是选材典型。
诗词赏析 这首诗首先是选材好,选得典型,截取的场景动人。汉末大乱,死人如麻。概括地说并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是,千千万万的死人场景之中,每一场具体的死别都是悲痛欲绝的震撼。
诗歌选择了作者在路途上看见一个饥饿的妇女将婴儿扔下离去的事件,以点带面地将当时的社会痛苦全部展现于世人面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前面已有总写“白骨蔽平原”,那无数的白骨堆就是无数饥饿的妇女死别骨肉之后变成的。其次是诗歌写得很有层次,时空同行。先总写两句“委身适荆蛮”的原因是因为战乱纷纷,然后写离别而去的场面,接着又总描两句战乱的危害,路上到处是死人白骨,惨不忍睹。再接着详写饥饿的妇女抛弃婴儿的内容,这是诗歌最动人的地方。最后写离开后回望长安,这是抒情含蓄的部分,只写望长安,不说为什么望。这样写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现出对长安的留恋与不舍;二是对混乱的长安感到愤慨,流露出思治的深切希望。用典故是补足其意。
上一篇:《蒋 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汉乐府》·上邪》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