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为江宁丞,又贬为龙标尉,于是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安史之乱”后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前人对他的诗歌创作有很高的评价,有“中兴高作”、“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等评语。诗歌长于边塞、闺怨、送别等。龙城:本是汉代匈奴祭天的地方,这里指敌军大本营。飞将:飞将军李广,抗击匈奴的名将。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入选理由:
写边塞战争题材,却写得如此概括,留下许多让人联想的空白,因而被明清时代的学者赞誉为唐人七绝第一。
诗词赏析 本篇是边塞诗,是王昌龄七绝的代表作,是“盛唐气象”的体现。
诗的写法别致。它没有具体写某边塞发生的战事,某边地的风光,某边民的生活风俗等内容,而是大笔纵横,高度概括地写,既穿越历史,又联系现实,将悠远的历史影像和广远的边塞轮廓同挫于笔端,大幅画卷只见其神韵展现,读者读后只有苍茫感叹的印象,而且看着这幅画卷就不禁思绪游走,想到战争、杀气、边关、思妇、白骨、黄沙、悲壮、英雄等词,进而再思考更深广的问题。另外,诗并不具体写,但也不空发议论,而是选择了最为典型的月照边关、万里长征、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边塞诗意象,构成诗的基本结构框架,既加强了诗歌的形象,又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是大笔和典型的结合,可寻之余韵很多。其次,诗的主题也是耐人寻味的。其思想倾向是主战还是反战?说主战,“万里”一句又怎么讲?说反战,就不会写“不教”一句,因此诗的主题是深刻而含蓄的,很难简单地一言以蔽之。这正是好诗往往不能确定解释,总是留有余味的特征。第三,诗的韵律,尤其是韵脚的声调组合,给人以特殊的美感,这就是它被称赞为七绝的原因之一。但诗的韵律究竟美在哪里,前人常以“韵响”含糊言之。怎么叫“响”?是元音开口度大吗?还是其他?关于这一点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还是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不过读的时候真能感觉,感觉到其中有迷人的魅力。
上一篇:《王 翰·凉州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高 适·别董大》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