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
噫吁[[!NFDA3]],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 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蚕丛及鱼凫:都是古蜀国的开国君王。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眉县东南。这一句说蜀地被西面的太白山阻挡,只有鸟路可通。六龙:传说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载着太阳在空中运行。回日:太阳经过这里都要迂回而行。标:这里是山巅的意思。青泥:山岭名,在今陕西略阳西北,是入蜀的要道。参、井:都是天上星宿名,对应地上是蜀和秦的分野。膺:胸。喧豗:轰鸣声。砯崖:水冲击岩石发出的巨大声音。剑阁:这里是指剑阁栈道,遗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一夫”两句:用《剑阁铭》的话形容此地险要。匪:非。
入选理由:
传说李白初到京城时以本篇呈贺知章,贺知章被其中的描写震惊,认为不是凡间的人所能写出,称李白是“谪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标志。
诗词赏析 李白在蜀中生活了二十年,他已经将其视为“故乡”。为什么在本篇中将故乡的道路以及其他景物写得如此艰难以至令人恐怖?关于诗人的写作意图,一千多年来世人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但是,诗中有“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等语,似乎应该是为某人或因人而作,劝其不要入蜀或谨慎小心。换一个角度看,即使有这些诗句,却出于天马行空的李白之手,也不能当做证据来看。蜀道的艰难,入蜀的地理环境是从古以来就有定说的,以此为写作内容并非始于李白。南朝阴铿就写有《蜀道难》诗,其中还有“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的句子。这倒可以启发人思考。蜀道难怎么会和功名联系到一起呢?李白会不会因功名而写《蜀道难》呢?阴铿的诗他是读过的,杜甫还说李白和阴铿有风格源流的关系:“李侯(李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如果是这样,本篇的写作意图倒是有轨迹可寻的。李白在开元年间第一次进京求功名,但并未得到权贵的垂青,他的知名度远在王维之下。王维是当时最红的诗人,尽管两人年岁相仿,李白却完全被冷落,他是在失意中离开关中的。以李白的心性来看待这一次人生经历,他的苦闷和迷惑是不言而喻的。他本来相当自负,为什么却不能成功,求取功名为什么这样困难等问题肯定是他当时思考的中心。以他自己对蜀道的熟悉,他还有“山从人面起,云伴马头生”等描写蜀山的名句,用蜀道的难,蜀山的高不可攀来比况求功名的困难,好像也很恰当。因此诗中的“远道之人”和“君”完全可能是他自己。“西游”实际就是以当时的家居之地而言,当时诗人家居安陆,到长安正是西游。长安失意,心生东归之念,不如早还家。进一步说,“锦城”也不一定指成都,可能是指长安,锦绣之城,极言其繁华。杜牧就有“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诗句。这样解读,蜀道难就完全成了比喻象征,与入蜀没有关系了。中唐诗人姚合也说到“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送李余及第归蜀》)。李余高中了,李白无成而归,两相对比,都是就功名而言的。
有些问题早已被历史风尘覆盖,难以知道真相。本篇描写蜀山蜀道的奇绝却永远鲜明形象,文学欣赏的价值远高于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除了夸张写到极致之外,本篇的结构也很有特色。它不是只描写客体蜀山蜀道,而是时有主体(人)介入其中。如人的“扪参”,人的“抚膺”,人的叹息等等,有机地将客体串联起来,客体成了人的视听之下的动景,好像亲历其中一样。另外,三处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不是简单地反复,而是将蜀道难的描写不断推向极点的加力器,它们让蜀道难从始至终不停地展现出来,是结构紧密不可缺少的句子。本篇的句式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散文。句子的长短参差不齐,也不受诗句相对而出,两两行文的约束,就那样一气往下直行,行到何处是何处,但它又有整齐的韵脚。但说到整齐的韵脚,又不统一,有的长韵相连,如从开头到“凋朱颜”才止住;有的两句就换韵,如“连峰”两句,换韵似乎也和意义层次无关。这些都是李白不按规则出牌的特点,也是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体现,在当时就让人称奇。
上一篇:《李 煜·虞美人》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