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城内,是三国时孙权修建的。周遭:四周,周围。淮水:秦淮河,流经金陵城内。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状的矮墙。乌衣巷:东晋时金陵城内高级贵族居住的一条街道。朱雀桥:金陵城南跨秦淮河的一道桥,与乌衣巷邻近。
入选理由:
咏史怀古的名篇,借金陵的历史抒发兴亡之感。
诗词赏析 这两首诗是同时作的,是作者到金陵游历后写的五首组诗中的两首,都与城内的历史名胜有关,都与六朝的历史有关,由标题可见。名胜是凝固的历史,它们默默无声地诉说着百年、千年的兴亡,诉说着世间的繁华和萧条,诉说着英雄豪杰的喜怒哀乐。名胜沉甸甸地压迫诗人的思考,人世社会究竟是怎样的?何以繁华要风流云散?何以英雄有末路悲凉?如火如荼的兴旺为什么会变成白茫茫大地的萧条?还有太多太多的问号。每当伫立在有历史印痕的地方,诗人总在思考,总有诗篇穿越古今。
第一首遥想当年孙权为江东豪杰时的历史,虽不说孙权,但石头城已经足够说明了。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留下了多少故事。“生子当如孙仲谋”成了人们的企盼。可是“如今安在哉?”诗人没有从他的历史业绩着笔,而是将其辉煌全部荡开,回到眼前的废墟上,望着那永远在天上悠悠游走的冷月,它又从石头城的矮墙上旋过来了,却不照孙权,而照今人了。诗人所表达的是历史沧桑的悲凉,表达的是生命的短暂和微不足道的思想。诗歌的风格含蓄,一字不提思想情感,只在意象上关照,只有寂寞的潮水透出人的悲声。这是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价值,因此前人曾将它推举为唐代第一流的七绝。
第二首写东晋高级贵族的居住地,也不写他们曾经的风流繁华,而只写眼前的景物。野草都开花了,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又是人间的一个黄昏了,人还能归来吗?燕子又归来了,可是已经换了人间,如今它们飞进的是平民家中了。燕子年年来,永不停息,不择富贵或贫穷,永远亲近人家。富贵和贫穷又有什么区别呢?一旦拥有它的人消失在历史时空中的时候,富贵和贫穷原来都毫无意义。当年的王家大族和谢家子弟是多么风流富贵的名士啊!可是他们的大宅无影无踪了,荣华富贵无影无踪了。每当形成古今对比的时候,诗人就只剩下一声长叹,悲从中来,消极之至。从诗歌表达思想的角度看,诗人悲叹的背后是群体的理性认识,即否定荣华富贵的永恒为人生指南。从“古诗十九首”开始就有明显的认识,“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等都是因人生不能久长,荣华富贵不能久长而产生的及时行乐的文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唐代的咏史怀古诗中比比皆是。李白的慨叹“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峤的《汾阴行》结尾处有“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四句,艺人将它谱曲演唱,将唐玄宗都感动得流泪,连声称赞李峤是真才子。也如前一首的风格,本诗中一字不提诗人的什么情感思想,只让景物说话,而情感思想全在其中。
两首诗都小,语言有限,但都能尺幅见万里,语言外是沉重的大主题。大概这就是绝句优秀的标准。
上一篇:《王 绩·野望》原文注解与赏析
下一篇:《许 浑·金陵怀古》原文注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