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内园以及萃秀、点春诸胜处①,每于朔望拔关②,纵人游览。正月初旬以来,重门洞启③,嬉春士女,鞭丝帽影,钏韵衣香④,报往跋来⑤,几于踵趾相错,肩背交摩。上元之夕⑥,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璨⑦。园中茗寮重敞⑧,游人毕集。斯时月明如昼,碟躞街前⑨,惟见往还者如织,尘随马去,影逐人来,未足喻也。远近亭台,灯火多于繁星,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借以争奇角胜,若其稍作断续声者,辄以为负。宵阑兴剧,正不知漏箭之频催也。春原富贵,国几长春,夜亦风流,天真不夜,北门管钥,亦为竟夕不键⑩,殆所谓“金吾不禁”欤⑾!斯亦风月之余情,承平之乐事。
(《瀛壖杂志》)
注释①“城隍”句——这里所说的城隍庙、萃秀、点春为上海市园林名胜,位于今上海南市区南部。②朔望——分别指阴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拔关,开门。③重门洞启——一层层的大门完全打开。④“鞭丝”二句——前一句指骑马或乘车的男子;后一句指穿着讲究、服饰华丽,涂脂抹粉的妇女。⑤报往跋来——来来往往。报通“赴”。⑥上元——即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在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⑦璀璨——光辉灿烂。>⑧茗寮——茶室。寮指小屋。重敞,纷纷开张。⑨蹀躞(diexie)——往来漫步。⑩“北门”句——指庙门整夜不锁,让游人自由出入。⑾金吾不禁——原指京城正月十五日夜禁卫部队——金吾经皇帝特准开放夜禁,以便百姓彻夜游乐。此处比喻城隍庙等名胜园林正月十五日夜彻夜开放,供人游乐。
赏析本文名为《城隍庙》,作者没有静止地按地理方位全面介绍上海名园城隍庙山水、建筑的面貌和特征,而是集中笔力写热闹非凡的元宵之夜的城隍庙。写元宵之夜的城隍庙,又突出明月、灯火、爆竹、游人,极力渲染繁华富丽、人山人海、狂欢竟夜的热闹场景。这便抓住了特点,以动写静,将城隍庙写得颇具特色,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末城隍庙元宵之夜的民俗画卷,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在语言上,本文以流畅、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多用四字短句,辞采丰富,典雅华丽,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语言风格,与王韬“辄直抒胸臆,不假雕饰,不善作谦词,亦不喜为谀语,少即好纵横辩论,留心当世之务,每及时事,往往愤懑郁勃,必尽倾吐而后快”的“报章文体”语言大相径庭,代表了他语言风格的又一侧面。
上一篇:《延师教子》原文|赏析
下一篇:《禁食蛙》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