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到振铎的遗作重新编集出版,在我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事,他遇难已经二十三年了,其间又经过势将毁灭文化的十年浩劫。可是让我给《西谛书话》作序,其实并不适宜。对于旧书,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了,没法把这部集子向读者作个简要的介绍,而一篇合格的序文至少得做到这一点才成。在老朋友中间,最后一位适宜作这篇序文的是调孚,可惜他在一个月前也谢世了!
振铎喜欢旧书,几乎成了癖好,用他习惯的话来说,“喜欢得弗得了”。二十年代中期,好些朋友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振铎那时刚领会喝绍兴酒的滋味,“喜欢得弗得了”,下班之后常常拉朋友去四马路的酒店喝酒,被拉的总少不了伯祥和我。四马路中段是旧书铺集中的地方,振铎经过书铺门口,两条腿就不由自主地踅了进去。伯祥倒无所谓,也跟进去翻翻。我对旧书不感兴趣,心里就有些不高兴:硬拉我来喝酒,却把我撇在书铺门前。可是看他兴冲冲地捧着旧书出来,连声说又找到了什么抄本什么刻本,“非常之好”,“好得弗得了”,我受他那“弗得了”的高兴的感染,也就跟着他高兴起来。
喜欢逛旧书铺的朋友有好几位,他们搜求的目标并不相同。伯祥不太讲究版本,他找的是对研究文史有实用价值的书。振铎讲究版本,好像跟一般藏书家又不尽相同。他注重书版的款式和字体,尤其注重图版——藏书家注重图版的较少,振铎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就书的类别而言,他的搜集注重戏曲和小说,凡是罕见的,不管印本抄本,残的破的,他都当做宝贝。宝贝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在书铺里翻了一通,结果一无所得。他稍稍有些生气,喃喃地说:“可恶之极,一本书也没有!”满架满柜的书,在他看来都不成其为书。经朋友们说穿,他并不辩解,只是不好意思地一笑而已。他的性格总是像孩子那样直率,像孩子那样天真。
我跟振铎相识之后,在一块儿的日子多,较长的分别只有两回。一回是大革命之后,为了避开蒋介石屠杀革命人民的凶焰,他去欧洲旅行。这部集子里有他在巴黎的几段日记,可以见到他怎样孜孜不倦地搜寻流落在海外的古籍。一回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去四川,他留在上海,八年间书信来往极少,只听说他生活很困苦,还是在大批收买旧书。胜利后回到上海,我跟他又得常常见面,可是在那大变动的年月里,许多事情够大家忙的,哪还有剪烛西窗的闲情逸致。现在看了这部集子里的求书目录,才知道他为抢救文化遗产,阻止珍本外流,简直拚上了性命。当时在内地的许多朋友都为他的安全担心,甚至责怪他舍不得离开上海,哪知他在这个艰难的时期,站到自己认为应该站的岗位上,正在做这样一桩默默无闻而意义极其重大的工作。
一九八一年六月九日
(1983年三联书店《西谛书话》)
赏析序、跋这类文章,有各种写法。常见的是说明编写情况,阐述某些观点、原则,介绍或评价作品等。《<西谛书话>序》一改旧例,没有把集子向读者做简要的介绍,而是通过回忆郑振铎爱旧书成癖的趣事,以及朋友之间诚笃的交游,刻画了郑振铎始终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个性和他对中国文化学术事业的贡献。
序言开头说自己旧书知识贫乏,无法把集子向读者作简单的介绍,是自谦。叶先生是文史老人,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编辑工作,是哺育过数代文化人的宗师。他学识渊博,世人共知。叶先生之所以舍书而写人,自有深意在。看他两年后写就的《<郑振铎文集>序》,也是忆旧多于评骘。缘何如此?《<郑振铎文集>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常常这样想,应该有人发个愿心,为振铎兄写一部传记,这对帮助人们了解‘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大有好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作序的目的是在为老朋友立传,为新文化运动谱史,让读者知人论世,了解振铎先生的思想人格和时代的精神风貌,进而理解他的文章。
序言接下来叙述了郑振铎搜求旧书的故事片断,显示了他的人品。“像孩子那样直率,像孩子那样天真”,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是振铎先生的个性基调。没有粉饰、没有夸张、毫不做作,作者用极质朴、极精炼的笔墨,通过自己的真感受,抒写出郑先生的真性情。对旧书,郑先生的口头禅是“喜欢得弗得了”。拉朋友去喝酒,路过旧书铺,“两条腿就不由自己地踅了进去”,把朋友撇在外面全不自觉;得到满意的旧书,就兴冲冲地捧着出来,连声说“非常之好”,“好得弗得了”。得不到搜求的书,面对满架的书喃喃地说:“可恶之极,一本书也没有!”记述通过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情态,特别是饶有趣味的对比描写,把老朋友爱旧书成癖的率直,表现得准确而细腻。读到这里,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不是随笔,简直是疏淡而隽永的小小说。
如果说,上边作者的回忆是轻松的,感受是亲切的、温馨的。作者对郑振铎在非常时期收集古书的回忆,却浸透着深沉的、崇敬的情感。大革命失败之后,郑振铎避难欧洲,搜寻流落在海外的古籍孜孜不倦;抗日战争时期,在孤岛上海,为国家抢救文化遗产,阻止珍本外流,“简直拚上了性命”。作者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把郑振铎炽热的爱国情感、献身于祖国文化事业的精神表现得十分感人。
整篇序言情真意切,对老朋友缅怀、敬佩之情充满字里行间。讲究谋篇布局而不露痕迹,对郑振铎人品的揭示写得层次感很强。语言平淡质朴,亲切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文章闪烁着叶先生平朴诚笃的人格光芒。
上一篇:《我的老师(节选)》原文|赏析
下一篇:《致周世钊》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