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和万寿山,总称颐和园,是首都西北郊一大名胜。住在北京而没有到过颐和园的人,恐怕是很少的;到过颐和园而不为昆明湖这一片浩瀚的水面所吸引的就更少了。
昆明湖在风和日丽的时节,很像西山脚下天工琢磨的一面镜子,附近山色倒映入湖,凭空增加了无限深邃和静穆的气氛。但是一遇大风,在这一片和平柔静的水面上,又会立刻掀起狂波怒浪,拍打在石条修砌的岸边上,吐出雪白的浪花,又使人觉得有些懔然可畏。仔细想想,颐和园的美,正在于这湖光山色,相互映辉。站在万寿山的众香界,俯瞰昆明湖漭沅浩洁,自然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荡舟在昆明湖里,仰望万寿山殿台楼阁,凌空直上,又好像是一个超然出尘的仙境。总之,这一山一湖,一个平远浩瀚,一个巍然耸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却构成了一幅极其优美和谐的图画。以上种种,最好还是留给画家去描绘,这里只想谈谈昆明湖的古往今来。
昆明湖原称西湖,又叫瓮山泊,是因瓮山而得名。瓮山就是原来万寿山的名称。清乾隆初年在这里辟治园林,改瓮山为万寿山,扩大原来的瓮山泊为昆明湖。万寿山和昆明湖,在当时总称为清漪园,1860年曾遭英法侵略军的破坏,1888年重建之后,这才改称为颐和园。
图一明代的西湖(瓮山泊)
图二清乾隆开凿后的昆明湖
昆明湖的扩大,在北京水利开发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京自建立为封建帝王的统治中心以后,对于水源的要求,大大增加。为了点缀风景、辟治苑林固然要用水;为了开凿运河以便输送华北以及江南的漕粮到北京,就更需要用水。但是北京城内缺乏水源,金元两朝都企图从永定河引水到北京。只是由于永定河流量极不稳定、携带泥沙又多,屡次导引,未能成功,于是只好从西北郊的泉水打算盘。西北郊泉水最盛的,首推玉泉山和瓮山诸泉。但是这里的泉水在汇为瓮山泊后,按着天然地形,径向东北流入清河,和位在东南方的北京城并无关系。金朝时候,最初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把瓮山泊的水引向北京城(时称中都)。但是水量有限,作用不大。到了元朝,在改建北京城后(时称大都),著名的大科学家郭守敬,经过实地勘查,修筑了一道长约六十里的大堤,名叫白浮堰,把昌平城东南七里神山(今称凤凰山)下的白浮泉(今称龙泉,附近有白浮村),引向西流,沿着西北一带山麓,汇合了所有的山泉,绕过今望儿山下,引入瓮山泊,然后再沿今人工所开的长河流往北京城,并穿过城内直达通州,以接北运河。于是江南漕船,可以溯流而上,直达北京,因而起名叫做通惠河。这是旧日引用西北泉水规模最大的一次,可惜到了明朝初年,白浮堰年久失修,昌平泉水再难导引。终明一代,只靠了瓮山泊一处水源接济漕运,自然是很勉强的。清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乾隆时候,这才集中力量来整顿西北郊的水源,根本措施就是开拓瓮山泊。瓮山泊原来面积只有现在昆明湖的三分之一,这次开拓,沿东西两岸大为扩展,而东岸特深。现在昆明湖中有一小岛,俗称龙王庙,其东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岸遥遥相接。这一岛一桥,为湖面生色不少。其实这龙王庙所在正是瓮山泊未拓以前的东堤,东堤向北一直延伸到现在排云殿(明时为园静寺)的前面,这在明朝游人的笔记里,是可以参考印证的。岛上原来确实有一龙王庙,也是明朝所建,乾隆年间开拓东岸,龙王庙未便迁移,因此干脆就把庙址所在的这一块地方,留作一处孤岛,庙宇也重修一番,改称广润灵雨祠,并在庙西加筑涵虚堂,庙东修起十七孔桥,遂成为湖上一景。这次扩大湖面,主要是为了储蓄从玉泉山以及西山因地势下注的流泉,同时又修筑了坚固的东堤,障水不使东下,起了拦水坝的作用,并提高了湖中水位,这样就使得从湖的南端导入北京城的流水更加畅通。经过这一次整顿,北京城的水源,一时得到了解决,昆明湖也就成为北京城最早出现的一座人工水库。现在看来,昆明湖作为一个风景区,自有可取,但是作为解决北京水源的措施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今日的需要。作为人民的首都和一个正在迅速成长中的现代化的城市,今天北京城的用水,何啻百倍于往昔?永定河引水工程完工以来,平均每日所能供给首都的用水,已远非昆明湖所能比拟。正在修建中的密云水库不久还要以远为丰沛的水量,源源接济北京城,而且昆明湖也将因密云水库的供水更加扩大,到那时,昆明湖这座古老的水库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1959年《前线》半月刊第16期)
赏析这篇文章是侯仁之先生又一篇谈北京的小品文,说的是北京的另一名胜古迹——颐和园中的昆明湖。颐和园为中外人民所熟知,到过北京的人,可能很少有不到颐和园去看看的。颐和园这片园林,特别是其中的昆明湖,以她独特的风光和韵致,为首都北京增色添彩,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中外游人。文章开始时,就非常精美而简括地勾画了昆明湖绮丽的湖光山色,像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引人入胜。然而作者又说,昆明湖的美好图画,留给画家去描绘,这里只谈“昆明湖的古往今来”,其实,作者对于昆明湖,对于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一奇迹的赞美之情,是贯穿于文章的始终的。
文中所描写的昆明湖的两次扩大与改建的情形,是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翔实的材料,进行了铺排,描叙之精当,使人对昆明湖的古今变迁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然而,文章毕竟不是考察昆明湖历史演变的调查报告或科学论文,因此在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时,不求材料的周密凿实,而是用形象的手法,进行了很高的艺术加工,其表现就是精心提炼,高度剪裁,活用史料,以情贯通,浸润着优雅的文学韵味。
文章主要得力于作者对昆明湖历史发展情况的特别熟稔。正是因为作者对所要介绍的对象十分熟悉,所以在行文时能够铺得开,收得拢,所引用的材料,古今几十年,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多,但作者能抓住要旨,突出重点,运思用意,不离对昆明湖的赞美这一中心思想。这种大胆展开,较多铺排而又不为所累,情浓意赡的大手笔写法,在小品文的写作中,也算是别具特色。
另外,优雅而细腻的感情也是这篇文章取得魅力的原因之一。以情落笔,以情状物,使历史材料活了起来,而且也使人陶醉,玩味再三。特别是最后谈昆明湖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崭新面貌,更是情极浓处,为全文增色。
上一篇:《宋士杰这个人》原文|赏析
下一篇:《人和鬼》原文|赏析